【翻尋薇】我在法菜教父身上學會的是……

【翻尋薇】我在法菜教父身上學會的是……

【翻尋薇】
我喜歡的專欄作家畢明曾寫說法菜教父Alain Ducasse有神一般的舌尖,盲品牛油,能嚐到牛油是手做或是機做、製作牛油時的雨量、牛隻吃的草是否新鮮等……當時文章刊出後,好友私下來問我,跟教父吃飯是否能常常聽到他即場發表品嚐心得、評論?沒有一秒遲疑,我馬上說:「No!」接着解釋:「他聆聽的時候多,偶爾拋出一兩個關鍵性問題(譬如他曾經問過,中菜的DNA是甚麼?),同時會邊聽你的想法邊做筆記,從來不急着發言,更不是不停說話希望他人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的人。」不過,他偶然在席間不經意吐露的看法,足以令你獲益良多。譬如兩年多前帶他吃大班樓,他吃罷兩三款海鮮菜式後,有感而發:「粵菜的海鮮智慧,傾向於用醃漬和濃縮的果味去提鮮啊!」

咦,真的,陳皮、仁稔、鹹檸檬之於清蒸海上鮮,味道的美妙不正正如此嗎?這一餐飯的前一個晚上,教父去吃了某家私房菜,菜單上也有大班樓的名物:雞油花雕蒸花蟹配陳村粉,一連兩天吃了同一道菜,他馬上說出演繹的手法截然不同:「前一個晚上的蟹汁很濃厚,以動物脂肪把味道推出來;大班樓的是以鮮味為主導,酒味、雞油是層次感的輔助。」事隔兩年,我因《米芝蓮指南官網》的粵菜人物系列專欄訪問大班樓的葉一南,從他口中得知這一道菜的訣竅:蒸蟹的水裏,加入了適量以昆布和蜆煮過的出汁,神不知鬼不覺地提升花蟹的鮮味,這取自他在澳洲開日本料理餐廳得來的靈感——瞬間我馬上想起教父在大班樓即場分享的看法,他對了,何其敏銳!

那一次,他教會我怎樣去看一道菜的演繹取角和手法,這一點使我後來鑑賞法國菜的能力亦不斷提升。

待人接物有風度 叫我折服

跟教父一起吃飯,除了他的餐廳外,在外都是吃中菜。如沒有位上服務,比方說在澳門勝哥,他一定會為旁人夾菜、照顧好別人,才張羅自己的。而我多數坐在他旁邊,受惠於他的風度外,同時受惠於他的美學薰陶:他把菜餚夾到你的小碟子上,會很自然地呈現擺盤的美感——以蒸魚為例吧,先夾魚肉作主體,再給你夾幾條薑葱擺在魚肉邊,最後才用湯匙,手勢瀟灑地淋上份量恰好的魚汁。每一次為你夾菜,他都能做出法菜擺盤的美感。耳濡目染下,現在為別人夾菜,都會稍微有些擺盤,而不是求其擺低條菜塊肉就算。

教父待人接物的風度,最叫我折服的一次,在上周專欄亦提過:我直言他的三星殿堂級餐廳Plaza Athenee的某些菜我不太喜歡(當然有解釋原因),他聽罷笑着回答:「我知道你不喜歡這些菜,沒關係,總有一天我會令你喜歡上的。」風度中兼顧了他的身份應有的霸氣、自信,不簡單。幾個月後,我們在香港洲際酒店Rech的酒會上,跟酒店的行政總廚,也是跟隨教父出身的Chef Maxime把酒閒聊,談起了巴黎的Plaza Athenee,教父向Maxime說:「她不太喜歡我那家餐廳的菜。」Chef Maxime瞪大眼睛看着我,彷彿難以置信我的不知天高地厚,我則是有點不好意思,教父卻落落大方。

還有一件事,是教父的公關總監Emmanuelle跟我分享的,她說二十幾年前她念大學時,因為參加一個烹飪比賽認識了教父,因此取得他的聯絡。畢業後,她膽粗粗地打電話給教父毛遂自薦,看看有沒有工作適合自己。當時教父想要開始聘請公關來打點個人和餐廳對外的宣傳、媒體接洽事宜,問她有沒有興趣一試?她就接受了挑戰。E說,那時候她沒有社會經驗,做人也比較有脾氣,合作並不愉快,一年後就不歡而散。辭職後,她得到另一個前往紐約工作的機會,在那裏呆了好幾年才回巴黎發展。沒想到,回了巴黎幾個月後,有一天,她接到教父的電話,親自邀請她回來跟自己工作。教父是這麼跟她說的:「我知道幾年前,我們一起工作並不愉快,不過我還是很欣賞你的能力和個性,希望你可以再次考慮回來幫我。」E說,她就是這樣被教父打動了,不止重新接受了他的offer,這份工一做就超過二十年,她笑說看來會做到退休。從這件事的處理上,教父讓我明白何謂「一件事還一件事」的恩怨分明,以及做人的胸襟。

學活締法鑽研咖啡 不斷學習

此次在巴黎,終於有時間到教父新開的cafe一坐,參觀他的烘焙工房,嘆一杯精品咖啡。想起這些年來,跟他相處最受感染之一,就是他對事物懷有巨大的熱情和好奇心,一直保持着學習心態。去年開始每每跟他碰面,隨着他去了巴拿馬、巴西等不同咖啡豆園考察,話題總離不開咖啡豆的風土、烘焙、沖泡溫度等方方面面。有一陣子,他在日本學會了當地漁民宰魚的活締法(Ikijime),我們聊的就是活締法。跟教父相處總是吸收多、視野闊,時時刻刻都被他不經意地「擺錢入袋」,還要附送友情,以及性情與人品的感化,怎能不感恩?

教父的勢力版圖在不斷擴展中,新搞作是高級精品咖啡品牌,結合他的朱古力品牌,為全球的自家餐廳作一條龍的產品供應外,cafe、甜品店亦應運而生,極有生意頭腦。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