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精神 - 柯惟得

星巴克精神 - 柯惟得

一九七一年,三藩市的三名大學生從企業家阿爾弗雷德皮特學來烘焙咖啡的手法,想到在西雅圖合夥銷售高質素咖啡,曾經雄心萬丈,不只是想賺到盤滿缽滿那麼簡單,店名取自梅爾維爾《白鯨記》(Moby Dick)的捕鯨船大副的稱謂,就是想向經典借鏡。航海生涯總會遇上成千上萬的風險,需要平心靜氣應付自如,做生意不就等於海上行舟嗎?奧地利的咖啡文化,也在他們考慮之列。自從一六八五年咖啡店在維也納普及,咖啡店就是家居客廳的外延,貴客光臨,可以鎮日耽在店裏閱讀、寫作,甚至與同檯熟客爭辯得臉紅耳赤。點一客咖啡,侍應送來一杯水,就是歡迎貴賓長留的手勢,店裏還訂閱多份報章雜誌供飲客免費翻閱。當初星巴克的股東就有意把社會對話鼓吹到美國的咖啡店。九十年代嘗試推銷一份名喚《石板》的網上雜誌,從自由主義的角度涵蓋美國的時事、政治與文化,又開始在店裏存放奧花讀書會的選書,更出版《祖》,一份言之有物的高檔文學雜誌,可惜知音不多,逐漸打回原形。現時經過星巴克咖啡店,門外擺設多張單獨的桌椅,落地長窗映照裏面酒吧式的高凳,顧客打開手提電腦仿若面壁思過,一個個有如突現在咖啡海的蕞爾孤島。

馳名四十多年,究竟星巴克還殘留多少沙龍文化?路過西雅圖,即管前去張望,原址已經蕩然無存,退而求其次,位於派克街市場的一家分店,成了延續香燈的廟宇,每日迎候虔誠的朝聖客,入場前先到路邊排隊佇候,小小的商店擠得水泄不通。窗玻璃標榜星巴克拿手炮製的四款咖啡,櫥窗裏兜售的卻再不是袋裝咖啡粉,而是高身無耳杯。輪到我們踏足店內,一名女侍應自薦為交通警察指揮人流,朝聖客自然歡迎選購各種紀念品,也可以到右邊的櫃檯點一客咖啡,卡布其諾帶有泡沫的、意大利式的、加鮮奶的、濃縮的……任隨尊便,付賬後請當聽話的鴨子到左邊站立等待。是的,站立等待,咖啡店再不提供卡座讓顧客坐下來舒筋活絡,侍應的一杯水更是欠奉,此地不留人,我們急步離開咖啡店,櫥窗上依然保留本來說是有傷風化的商標,仿中世紀北歐木刻的咖啡色,圓周不放過機會,宣傳星巴克曾經令人一新耳目的咖啡、茶與香料,塞壬海妖從水中冒出來顛倒眾生,皇冠下的長髮撥向後,袒胸露肘,雙手緊握着豎起的魚尾,嘴角掀起挑逗的笑意,坦白說,親愛的,如果露兩點的名正言順是捕鯨船的大副,商標便不會引起爭議。新改換的綠白商標,美人魚切割成波紋、圓形、花瓶狀,反為惹人想入非非。

小小的咖啡店自然容納不了星巴克想要擴張版圖的野心,二零一四年就遷往九條街外,將柏卡得蒙豪華汽車行的遺址,改裝為精品烘焙品嚐店。推門進去,手工縫製的皮袋和精工巧製的木柱間,一個桃紅色的塔狀銅鼓挺胸突肚,足有多層樓高,剎那間我們彷彿置身片場,參觀一部悚慄電影的製作過程,辣手神探和恐怖分子在架空的走道上追逐,看誰先失足墮落下面起泡沫的大熔爐,剁成肉醬。星巴克銷售的卻不是觸目驚心,而是口甜舌滑,成百成千的跳豆在半透明的充氣管曬日光浴,經過電腦程序,原本灰白的肌膚泛成古銅色,大部份咖啡豆經過工業裝配線運輸國外,也有研磨成粉,溶化在飲客的咖啡杯裏。我們沿着多稜角的地形探險,偶然停駐聽專業的師傅解說烤豆過程,或者到圖書室翻兩頁咖啡書,透過玻璃看運輸帶的袋裝豆列隊辦出國手續,品嚐室近年更招募高檔意大利麵包品牌,排隊買到可口三文治、肉串和咖啡,就是大收穫。最常見的動作,還是客人呷一口咖啡,繼續用手提電腦操作,客人分佈在一萬五千平方英尺,像一盤散沙。出來時回望,屋頂上豎起代表烘焙的R字,加一顆星,自封為王,似風信雞隨風旋轉。

星巴克並不是西雅圖惟一的風景,分花拂柳回到派克街,舉頭三尺的神靈是鮮紅色的「公共市場中心」英文大字體,熙來攘往的行人,捧着的都是卑微的想望,因為從地下商場覓得新書、舊雜誌和黑膠唱片而高興。魚市場卻提供一個另類劇院,人造雪的冰檯就是舞台,比目魚、鮭魚、螃蟹和各類海產都淪為配角,真正的主角是一批魚販,戲正上演到高潮,一尾鱗片被刮得精光的魚,裹一張黃紙當戲裝,從櫃檯的魚販手中飛脫,像跑龍套的翻一個筋斗,不偏不倚落到冰檯的同事手中。好戲還在後頭,顧客前來購買蛤貝,魚販先徵詢她的名字,知道是蓮達,把蛤貝倒進膠袋,未拋給櫃檯的同事,先高聲呼喚:「給蓮達的蛤貝。」那邊應對,一唱一和,兩人像表演相聲。魚販也有戲服,或者應該說是制服,夏天T恤,冬天毛衣頭戴冷帽,腰身繫一條鮮橙色的圍裙,這就沆瀣一氣。不是新戲,自從一九三零年啟業,已經公演了差不多一世紀,嫌來往櫃檯與冰檯之間費時失事,想到折衷辦法,呼呼喝喝便叫出工作情趣,而且馳名北美,年前我到一間機構受訓,員工就用魚販的團隊精神當訓練準則。氣氛並不嚴肅,冰檯上一條美洲鮟鱇本來死蛇爛鱔,忽然張開嘴巴,而且在皚皚白雪間游來游去,不是魔幻寫實,扯線的是一個頑皮的加西亞馬奎斯。手板眼見工夫本來催人入夢,遊戲人間倒又教人精神一振。在這裏當然找不到維也納咖啡店的沙龍文化,似有若無卻瀰漫着梅爾維爾筆下的星巴克精神。

(注:本欄每周由不同作者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