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介意你冷漠,但介意你無知。
你可以選擇在經歷了「雨傘運動」的香港仍然保持政治潔癖,但前提希望你是了解一切才作出的決定,而不是純粹基於「無知」而「我討厭政治」。
那相當於,你以為你老公是你初戀情人所以覺得唔關自己事,是非常無知。
最近《逃犯條例》的爭議,又見到一批政治潔癖的「無知」。
第一無知,便是大大聲說「我行得正企得正怕咩逃犯條例?」
其實這是相當常見的「置身事外」,永遠覺得自己是「例外」,永遠覺得自己只是旁觀者而不會是受害者。
只需一個簡單例子便可以說明。如果今天政府修例,「霸佔關愛座不讓座要坐監」,你第一反應是「我行得正企得正都唔搭地鐵怕咩」?還是會覺得「有無搞錯?駛唔駛咁嚴重啊?」
你覺得自己不會面對這種懲罰,不等於這個懲罰是合理。你覺得自己不會成為「逃犯」,不等於政府的修訂便是合理,也不等於誰人反對便代表誰人「身有屎」。
第二個無知,便是認為,「做乜要拉布啫?有唔同意見咪開心見誠攞出嚟講囉,大家投票囉,少數服從多數囉。」於是他們會痛罵涂謹申主持會議不公正,覺得內會指示法案委員會要DQ涂謹申、繞過梁耀忠、點名要石禮謙做主持,而秘書處還要協助加把口要求議員用書面表決,都是無問題,都是合理的。
你問自己,如果一批朋友聚會,多數人興高采烈要劇透《復仇者4》,而少數未睇戲的人反對,最後有人提議「投票囉少數服從多數」,你覺得這個「投票」是合理?還是覺得「人多蝦人少」、「大石砸死蟹」?
當你覺得「有咩咪喺會議度傾囉」的時候,你其實知道今日立法會的結構組成嗎?你見過建制派開會時的保駕護航、快刀斬亂麻的情況嗎?
你可以冷漠,但請不要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