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以前在香港生活,忙東忙西的,日子就一天一天的過去,家中很多事情也都彷彿習慣花錢請人來做。移民到台灣後生活依然忙碌,但卻有一種充實的感覺,可能生活空間大了,日常生活也簡單了,讓我們都有比較多的閒情逸致去投入生活,可以有多一點時間去感受和體會身邊的人和事!讓我們一家在不知不覺中,很多事情都習慣自己動手去做,我的老公在這段日子,也慢慢變成一個很厲害的DIY達人呢!
放慢步伐 感受慢活
現今網絡資訊發達,我們常常說笑,只要打開Google和YouTube搜尋一下,要自己建一間屋也不是件難事。我們在台灣的DIY生活就從自己的餐廳開始,由最簡單的,自己動手安裝拼砌宜家傢俬,到自己安裝監視器、買水泥回來鋪磚牆、翻新樓梯等。最近我們又搬屋,因為法例規定新建的樓房不可再把排水管藏在天花內,看到房間的天花板滿佈水管,又不想花大錢請人來做假天花,於是老公就在網上努力搜尋做假天花的施工方法,而且台灣有一些大型建材的DIY大賣場,老公就大膽地買了一大堆木板回來嘗試自己做假天花。看見他如此勞師動眾,一大堆木頭切割工具、漆油、木板等放滿整間房,令我和兒子們在施工初段都忍不住「潑他冷水」。一個月後,製成品終於出來了。慢工出細貨,那房間的假天花做出來的效果,真的不輸專業師傅的手工呢!而且在這段施工期間,兩個兒子也落力幫忙,三父子就常常躲在房間鋸木、油漆,好像很享受這種實幹型的DIY親子活動。
慢慢地,我們在家中、餐廳、甚至乎在修理汽車上,都習慣第一時間先上網查看做法,不像以前第一時間花錢找人來完成,這都讓我們對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有了不同的感受,有時候那份親力親為的DIY感覺,原來可以換取很多金錢也買不到的滿足感和充實生活。或許這也是一種讓人可以感受生活點滴的過程,重點不在於我們慳了多少金錢,而是當我們的生活步伐可以放慢下來,其實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讓我們去親手發掘和體驗,或許這是以前我們做「大都市人」所不能、也不會有時間、空間和耐性來感受的事情。我們不需要每天衝鋒陷陣的生活,也沒有每秒鐘幾千萬上落的本領。只有好好感受慢活,才是我們移民台灣後的最大目標。
前幾天看到有報道說,香港的中學打算取消木工課,或許在很多家長的眼中,要他們的寶貝孩子拿起工具來做切割木頭等粗活已經不合時宜,也越來越多人不介意,自己的孩子長大後對這些DIY手作一竅不通。當做父母的也覺得,這些粗活花錢請人做便好了,我們又怎能期待我們的下一代有這種自己動手做事情的能力呢?有時候生活上的樂趣,還是需要自己親手去發掘和領略,甚麼都花錢請人代勞的生活,太沒趣了吧!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