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另一面】
今時今日開書店,在多數人眼中是一門蝕本生意;開一間書店放當地人讀不懂的書,在多數人眼中是瘋了。台北有一家書店,專門借書給外勞,讓在台外勞可以閱讀母語書籍。書店堅持不賣書、不設還書日期、不收租書費。這樣理想得幾乎不切實際的書店居然可以開業四年未倒閉,還動員所有到東南亞旅行公幹的台灣人,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選址鄰近移民集中地的南勢角。老闆張正表示,這家書店代表台灣社會的寬容,承認並接納東南亞族群的存在。台灣政府自九十年代開放外籍勞工到台灣工作的市場,現時台灣有超過70萬來自越南、印尼、菲律賓和泰國的外勞,即是約每33名台灣人之中就有一個外勞,主要從事家庭看護、工業、建築和漁業等行業。這些都是當地人不願意做的工作,傳媒以3個D形容他們的工作環境——Dangerous(危險)、Dirty(骯髒) 和Difficult(艱辛)。語言不通令他們更顯弱勢,讓這群人感到既不受重視,也無法為自己發聲。
辦文學獎 鼓勵外勞以母語寫作
「你分得出泰文和柬埔寨文,台灣人覺得你有怪癖,沒甚麼了不起,你很無聊,你懂那個幹嘛?可是我反過來會說,這些人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不懂他,其實是我們有問題。」張正曾是一份以東南亞語言為主的《四方報》的總編輯,記者的正義感和經歷,令他特別關心在台東南亞族群的處境,亦深深相信文字的力量。四年前,他開了這家書店,希望外勞在台灣也看到自己家鄉的書。他更發起「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台灣」,希望台灣人到訪東南亞國家時可以順道帶當地的書籍回台,引起不少人及機構響應。員工會為每本收集回來的書定價,借書的時候要付相應價錢,還書時會全數退還。
如此獨特的運作模式令人無法準確界定「燦爛時光」算是書店、圖書館抑或租書店,唯一知道的是單靠借書沒有可能營運下去。為了維持營運,書店一年舉辦三百多場講座,向聽眾收取入場費。張正和部份員工亦有其他工作賺取收入以支持書店運作及維持生計。他們還有向政府和慈善機構申請資金舉辦各種活動,讓外勞有機會發聲。例如已辦了六屆的「移民工文學獎」,外勞可以用自己母語投稿,由專人繙譯成中文予評審選出優秀作品結集成書,優勝者更可獲得10萬台幣獎金。張正希望透過這個文學獎令更多人看見外勞的另一面,「平常幫你倒茶、拖地、帶小孩、照顧老人的這些看起來低階的外國人,其實他未必那麼的低階,我們也未必那麼高。」
讓台灣人對外勞表達善意
開東南亞主題書店,顧名思義是為東南亞人提供服務。但張正卻說這家書店是為台灣而開,「你說我對越南特別有感情嗎?對印尼特別有感情嗎?也就還好。可是我希望台灣是一個比較好的地方。使用各種語言的人都可以得到比較公平的對待。」同樣地,「帶一本看不懂的書回台灣」也不只是為了讓外勞有書可看。他相信台灣有很多人願意對外籍勞工表達善意,只是他們不知道可以怎麼做,「我們想了一個表達善意的方法,大家都很樂意,因為他去東南亞玩就花了幾萬塊,再花幾百塊,他就變成一個好人,多好呢。」儘管現在網絡發達、資訊氾濫,但他仍然相信書本包含其他媒介無法承載的智慧和深度,因此希望台灣社會所有人都有書可以看。
「大家說你不賣書,這樣子怎麼活?但賣書也不會活啊!」張正笑說。開一間書店放當地人讀不懂的書,是瘋了。但或許我們的社會,正正需要多一點這樣的瘋子。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台北中和區興南路一段135巷1號
Travel Memo
機票:中華航空來回香港及台北,經濟客位票價(連稅及附加費)約1,609港元起。查詢: http://www.china-airlines.com
滙率:1港元約兌3.85台幣
簽證:須申辦入台證,可網上免費辦理或抵台後辦理落地簽證
鳴謝:中華航空
記者:蘇芷瑜
攝影: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