諗移民定諗遊行 - 黎智英

諗移民定諗遊行 - 黎智英

舊同事冼麗婷周五在《蘋果日報》的文章說,三個星期內有三位朋友看到香港沉淪得這麼快,都說起移民。她文章的標題是「諗移民定諗遊行」(我套用她的標題以示敬意),就是跟這個邪惡的林鄭政府拼一拼,還是早走早着。看完文章當天晚上,有幾位三四十歲的朋友來我家吃飯,談起「逃犯條例」都有同樣的迴響,說朋友之間這段日子談論的都是,移民還是抗爭這問題。我說,不用說抗爭這麼沈重,就是站出來遊行作最後努力還是可以吧?畢竟移民離開自己成長的家園,父母親戚和與自己一起成長的朋友不是容易的事,為甚麼不出來遊行作最後衝刺,若仍無法阻止惡法將我們的命運「送中」,「逃犯條例」真的通過了,香港看來沈淪返魂無術了,再去想移民還未遲喔。不!朋友搶着說,實在忍受不了林鄭和高官那些不屑的蔑視嘴臉,沒有比這種嘴臉更侮辱,「你們把我們當是甚麼人,蟻民嗎?」,看多了你會不想留下來,況且我們年輕,小孩子還小移民容易適應,這樣有很大的推動力。

給人蔑視這感覺很不爽,令人心灰意冷,這地方雖是我成長的家園,給我們卻是冷酷無情被摒棄,再沒有溫情的感覺,留下來是很大的掙扎。就是看你們《蘋果日報》的宣傳片,看到林鄭說:「你哋攞特首嚟出吓氣,係冇問題嘅。」那種藐嘴藐舌的輕蔑「就是看不起你!」的態度,和保安局長李家超說:「你叫我,你鼓勵我視而不見。」明明是利用台灣兇殺案作幌子,來掩飾惡法暗渡陳倉的陰毒,卻仍視全香港巿民是傻瓜的囂張態度,就知道這地方已到了令人無法忍受,無藥可救的地步。要是留下來吞聲忍氣,又可以忍得幾耐?我說,你們這些精英這樣想,因為你們移民容易,到別處找份工作重新開始並不困難。但是,那些沒有條件移民,沒有積蓄又言語不通,就是移到民也找不到工作死路一條的人,你們就這樣棄之而去,為他們站出來遊行作最後衝刺也不肯,又於心何忍呢?在這裏大家相濡以沫幾十年,難道不值得你們為他們作最後努力,而是不顧而去嗎?他們說沒有這個意思,之後卻誰都說不上話來,默默無言像大石壓着每人的心頭。不,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香港。

我們都心中有數,特首高官那種不屑我們的輕蔑態度,正反映出中央對香港人的態度;大把大陸人等着來香港,你們香港人這麼麻煩,早走早着好了。在他們心中我們早已被放棄,想你走之心形諸於色,對你棄如敝屣便蔑視你。蔑視往往是令人絕望的心理因素。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 John Gottman,是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他專長於改善人際關係,研究過成千上萬宗夫婦的婚姻狀況。他通常會問來向他求助的夫婦他們的故事──他們相識和相戀的過程,經歷過婚姻哀樂浮沉的情形,和因此導致婚姻改變的狀況,然後才詢問他們爭議的婚姻問題。在這過程中,只要看到這對夫婦互動一小時,他便可預測這對夫婦三年內是否會離婚,而他的準確性竟然是驚人的94%!他怎樣會知道得這麼清楚?他說,不是夫婦之間互相指責時生氣的表現,怒火並不足以令婚姻破裂,最大的警告信號是夫婦之間不由自主表現出來的蔑視,例如藐嘴藐舌,互相挖苦,冷笑,譏諷,但是最壞是(像林鄭一樣的)翻白眼。這些小動作明顯表達的是對方「不值一哂」,本來需要更多的愛來化解婚姻爭議的時候,互相表現的卻是不屑的蔑視,這婚姻便注定無藥可救了。蔑視的態度令夫婦間感受被摒棄的厭惡,香港特首高官對我們不屑的輕蔑態度,難道就不是令我們感受到被離間和被摒棄的感覺嗎?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特首高官對我們蔑視的態度,是在京官對香港人的厭惡和摒棄心態的薰陶下,不由自主的條件反射。香港被劃分在中國的地圖內,香港人的命運便被掌控在京官權力的範圍內,土生土長視香港為家園的香港人,卻是對這塊土地沒有半點兒話事權,被蔑視被離間被摒棄想說要自主,卻被說成是「港獨」,現在DQ 你,將來修訂了「逃犯條例」還可以隨時拉你鎖你,多神奇的權力,多神聖的地圖啊!在這地圖的劃分下,香港人又是多卑微多渺小啊!但是,香港是我們的地方啊!因為地圖的劃分,不屬於這片土地,對我們陌生如星球人的人,卻可以隨時扼殺我們的命運,我們卻毫無反抗餘地,這是多荒謬多怪誕的現象。現在為了避開他們,我們還要諗住移民到別人的地方?我們就這樣放棄家園,放棄香港嗎?還是站出來阻擋,要將我們從這塊土地驅逐出去的「逃犯條例」呢?

為甚麼我們要出來遊行?因為行動才有效果,反對的文字和反對的聲音抽象得只會一瞬即過。人到底是感官動物,看到觸及到的東西總比聽到的聲音,讀到的文字真實。例如我們都認為人都虛偽,口中說不會歧視別人,實際上心裏充滿歧視的成見。心理學家做研究得出的結果卻是相反的。

心理學家 Richard LaPiere用巧妙的實驗證明這結論。上世紀初很多中國人被賣豬仔到美國做牛工。這些中國人都是所謂「低端」人士,紮長辮,着長衫,飲食不同語言不通,這些人給人的印象令中國人在美國被一般人歧視。LaPiere為了證明這些歧視只是表面和抽象的,事實並非如此,他徵募了一對美國大學的中國夫婦。他們英語流利親切優雅,容易贏得人歡心。他帶他們到被視為對中國人歧視最嚴重的小巿鎮最名貴的酒店,讓他們自己進去櫃檯要求租房,職員毫不猶豫友善地招呼他們。他們住過這酒店之後,隔了幾天LaPiere打電話去問這酒店,是否願意招呼一位高尚的中國紳士,回答竟然是「No」。他讓這對中國夫婦幫襯 184 間名貴餐廳,有 72間更給予他們比對一般客人更好的待遇。之後 LaPiere 去信問這些餐廳,是否願意招呼中國人,竟然有 91%回覆不願意!事實證明當我們從抽象的概念出發,我們都會堅持成見,但是當我們面對現實時,我們都會受事實影像改變主意和態度。

從以上實例證明,若然我們只是在聲音或文字上提出反對,林鄭和高官只會堅持自己對「逃犯條例」的成見。不過,若我們人多勢眾站出來遊行,無論他們多機心叵測,亦要面對我們堅決反對惡法的事實,他們可能會畏縮而妥協。我們不能放棄讓他們看到為了保衛家園,我們會去到盡,堅決抗爭到底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