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庭園 - 左丁山

武士庭園 - 左丁山

鹿兒島有兩項特產,其一是水晶玻璃,其二是錫,城山酒店內有一個展銷場,主要是薩摩玻璃產品。原來在古蹟仙巖園內有薩摩切子工廠(水晶玻璃),也有博物館,收藏島津家文物,該博物館建於1865年,本來是集成館機械工廠。鹿兒島位於日本版圖內最南端,三面環海,自古以來漁民與外國商人的接觸,皆先於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故此鹿兒島在島津家管治下,往往得風氣之先,老早研究、學習、仿製西洋科技,譬如機械工廠、水晶玻璃、採錫礦,以錫製成杯、煲、碟。仙巖園內有一「打卡」點,便是「錫門」,以錫為瓦,當年唯有藩主(諸侯)、嫡長子才能自錫門進出。園內又有水力發電遺蹟及第28代島津齊杉試製的煤氣燈,稱為鶴燈籠,他本欲在整個鹿兒島建立煤氣燈系統,時維1858年,但突然去世,煤氣燈計劃亦隨即熄滅。1857年便是清代咸豐七年,中國正有太平天國戰亂,英法聯軍佔領廣州,中國大陸亂作一團,那有閒情逸致來研製水力發電、機械工廠及煤氣燈!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其實在地方區域,特別是九州一帶,已開始接受西洋新科技了,到了1930年代,日本已懂得製造戰艦,包括航空母艦,與組成太平洋艦隊,與美國爭雄,那時候的中華民國還沒能製造一隻炮艦。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自製航母,遼寧號根本上只是依烏克蘭的舊艦改裝。

遊鹿兒島市內仙巖園,啟發中日歷史比較,只好輕輕歎息。次日(4月26日)駕車往鹿兒島市外的知覽府參觀武士庭園,由島津家的家臣佐多氏於1732-1772年修建,供武士居住,遺址1981年成為國定古蹟。佐多氏歷代效忠島津家,人才輩出,為島津家立下豐功偉績,佐多第16代獲准採用島津為姓氏,第18代佐多(島津久峰)為武士建立住宅庭園,現稱為「知覽庭園」,每年吸引不少日本人遊客前往參觀,外國人遊客則極少,整個住宅區(庭園)由花樹建成的「植物圍牆」分隔,往知覽府的國道兩旁有近四五百米都是櫻花樹,可惜4月時分花兒謝了,其他品種則尚未開花,據當地一位長者告知,五月花開,這裏是一片粉紅色!庭園佔地甚廣,屬古蹟的庭園有七個,NHK的人氣歷史劇「西鄉殿」曾在此實地攝製,武士的居所實在十分簡陋,大概武士在太平盛世年代,日常無甚作為,有戰事或內耗的話,則每日不知生死,住得簡單一點也無妨。欣賞的是日本人保留古蹟的細心和整理花草樹木一絲不苟,整個庭園須全程步行,行動不便者如入寶山空手回,遊客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