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電影來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已到達一個無可攀越的頂峰。畢竟逾十年以來,每年都有好幾部分別由迪士尼、華納、索尼、霍氏等推出的超英電影,加上數之不盡的電視片集系列,不難想像超級英雄題材已令人疲倦乏味。這部總結漫威電影系列之作,應是一道分水嶺,此後熱潮將會逐漸退減。
電影上映一周,仍然氣勢如虹。觀眾跑到戲院體驗的,不僅是三小時的消費娛樂,更是難得一遇的「盛事」(event)。熾然的熱情、難以按捺的期盼,並非單靠媒體宣傳所能營造,而是以十一年時間、二十一部電影精心部署而成,即使想仿效也難以複製。漫威的黃金十年,總投資四十億美元,做到「二十二連勝」的票房和口碑,當中牽涉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華納見獵心喜,期望照辦煮碗,卻遭遇滑鐵盧下場。
我是上映第一天去觀看的,滿場粉絲,氣氛特別高漲。全場鼓掌、驚呼、吶喊之處,凡六七遍;笑聲震天及搜索紙巾抹淚的場口,也有六七個;最難忘的,還是尾段觀眾由high爆情緒逐漸收束為屏息靜氣的肅穆,大氣不敢唞一聲,默默向主角送上致意的一幕。若如希治閣所言,電影工作者應以各種工具操縱觀眾情感為務,《終局之戰》的兩位導演無疑是做到了。
今次比前集《無限之戰》少了對各路超級英雄之間有機組合的描繪,而多着力於情節上的推進。由於原著漫畫的一些基本設定、拍攝「紐約之戰」早已洩漏電影會大玩穿越為主調,以及戲中三大主角不再續約的消息,戲迷對這終結篇的大致內容已心裏有數,甚至提出各種預測。然而,無論全球死忠粉絲對故事發展或特效場面的期許有多高,編導依然有本事遠遠超越他們的預期,令電影由開頭到結尾都充滿意想不到的轉折,也為戲中主要角色畫上最完滿的句號。
電影無疑是為漫威迷精心炮製,劇本把之前多部系列中的電影勾連起來,原來毫不顯眼的細微處都成為今部電影的主要伏線,而且對白精雕細琢,令人勾起往昔種種,簡單一句「On your left」,已叫人溫暖窩心。對於把其中一位最愛角色昇華至「超凡入聖」的描述,更是令人熱血沸騰。電影散發的繃緊張力和澎湃情感,源自十一年來的累積,不是臨時補課、一口氣把之前重要作品看完後再去戲院觀看《終局之戰》的觀眾所能體會。
然而電影以鐵粉為對象的拍攝手法,也是其失敗的地方,顛覆了過往對「電影」的概念,完全依賴觀眾入場觀影前對人物關係、來龍去脈等都做好功課,否則即對這部戲的故事發展惘然若失。據說台灣文青歌手陳綺貞對系列內電影不甚了了,往看《終局之戰》時,影片過了一半還搞不清楚誰是美國隊長,便可知電影對人物角色的交代、相互間的轇轕等,勾勒極少。
電影是否好看,當然見仁見智,但好壞標準,卻適宜只以同一類型作品來作比較。Roger Ebert當年以最高四粒星的級別為電影評分,說明一部三星的文藝片不一定比另一部四星的動作片為差。同樣,我們看《終局之戰》時,明知這是一部以商業為主導的爆穀電影,那便以娛樂性高下、製作優劣、故事創意、場面營造等來評價好了,無需故作高深,研究電影對人性的刻劃、對戰後心靈的探討。如以超級英雄電影範疇來說,《終局之戰》無疑非常成功,當中所投放的心血、幻想力、創作力,反映出電影製作人對漫威電影迷的誠意。
如此串連二十二部電影的廣博故事架構,又比創作單一電影故事需要更宏觀的視野和創意。本欄上期談論不以抄襲為恥的《無雙》,與《終》片相比,更應自慚形穢。莊大導回應電影被指抄襲《非常嫌疑犯》時謂「只有香港最覺得係一個問題,反而內地都不覺得係咩一回事」。那當然了,看看全球上映《終局之戰》,一周票房已十多億美元,網上卻只流出一個配上簡體中文字幕的盜錄版,在內地怎會是一回事?如果我們從《終局之戰》看到電影人經年努力創作的誠意,那麼從那些大模廝樣拿着腳架到影院內盜錄的行為,只有看到對人性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