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
到過法國留學的林嘉欣(Karena),不經不覺已經當了法國五月藝術節(Le French May)大使六年了。每年,嘉欣都會跟Le French May到訪法國,訪問即將要來港獻技的藝術單位。她認為經常這樣近距離接觸法國的文化藝術和歷史,自己或多或少都受到薰陶。世人眼中,林嘉欣彷彿等於兩個字──氣質。一於跟實嘉欣到法國,吸收藝術靈氣育成氣質!
今年的Le French May以「旅程」為主題,有幸和一身粉色衣着打扮、散發着仙氣的嘉欣,一起參與這趟旅程。我們一同欣賞她喜歡的傳奇女權藝術家妮基.聖法爾(Niki de Saint-Phalle)的作品。Niki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當代藝術家之一,飽歷父親性侵及丈夫出軌,所以作品中都帶有走出陰霾的宣洩,爭取女性平權。她在1960年代早期創作出射擊藝術(Tirs)。把混入顏料的石膏包,綁在娃娃、刀、家居用品及各式各樣的組合物上,再以手槍、步槍甚至大炮瞄準射擊。甚至將震撼的射擊行為藝術作公開表演,並邀請其他藝術家及公眾參與。
欣賞傳奇女權藝術家 收藏五幅畫作
在巴黎的街頭,嘉欣時常掛着笑面,在湛藍的天空下,已經是一幅很美的構圖。我們甫進展覽廳參觀,嘉欣一看到Niki的畫作便如小女孩般很興奮地說:「我有這一幅!我有她的五幅畫作!」從嘉欣雀躍的神態,可看出她的確是Niki的忠實粉絲。「我很喜歡Niki的Nana系列!」法語Nana即是「女人」的意思,Niki透過探討女性各種角色,以紙黏土、毛料和布料,製作出色彩繽紛、頭小身體凹凸有致的巨型雕塑。嘉欣說:「雖然Nana看似色彩鮮艷,但從中可以看出Niki內裏有沉重的感受想去表達。」
嘉欣讚道:「非常欣賞Niki透過作品或行為藝術,為女性發聲。我們雖不能體會Niki所面對的六十年代那種性別不平等對待,但只要閱讀她的藝術作品,有個人得着和感受,便是藝術的成功體現。」
此外,嘉欣這趟跟第一位於米蘭拉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及柏林愛樂樂團指揮的女性指揮家──Claire Gibault會面。Claire在2011年成立了巴黎莫札特管弦樂團,推崇世界公民意識,致力把看似遙不可及的古典音樂演奏,分享到年輕及弱勢的群體。樂團會到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學校,還有醫院、老人院、監獄,甚至難民中心定期演出。充滿親和力的嘉欣和Claire 一見如故,像老朋友般傾談良久。嘉欣最欣賞Claire視自己為世界公民。她感嘆道:「生活在香港比較容易只顧自身眼前的事,缺乏生命的體驗。更遑論像Claire一樣,願意為世界出力。」
最期待演出 管弦樂+投影畫作
樂團將以Voyage──旅行的意義為題來港演出,把俄裔法國畫家Nicolas de Stael的畫作,在管弦樂團表演時投影出來,「看着Nicolas de Stael的畫作,有山有海,就好像去了一趟旅行。我非常欣賞樂團為觀眾帶來多重的感觀享受,而有此構思,非常值得令人期待!」
二十世紀藝術的傳奇:妮基.聖法爾
日期:5月5日至6月2日
時間:10:00am-8:00pm
地點:沙田大會堂1/F及廣場(免費入場)
巴黎莫札特管弦樂團《聲樂邀遊》
日期:5月8日
時間:8:00pm
地點: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票價:$120-$420
鳴謝:Le French May
記者:鄭汝翹
攝影:潘志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