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人物】
「車品品在大角嘴開了19年,經歷了這麼多風風雨雨,我累了,這間舖(走到如今)是最後一個月。」今年51歲的老闆娘鄭麗華說。這間大角嘴「小食店」向來是話題所在,評價很兩極化,一是愛死了,一是憎死了,批評她服務差、出餐慢、價錢貴,去年網上報道她賣百元一碗紅豆沙,亦曾引起網民攻擊。如今,她決定結束門市生意,轉另一個模式經營,重新出發。
為甚麼你這麼多是非?我直截了當問。「我賣了一款明碼實價、不單點(須點其他食物)、不外賣、售價100元的陳皮紅豆沙,但是這碗紅豆沙我已經賣了數年。貴是因為用了55年的陳皮,數年前市價已賣每斤48,000元,用了30克先煲得21碗,還要煲六小時,你說成本有多少?對陳皮沒有認識,見到價錢就鬧,甚至有些人貪得意,五六七八九個人來分食一碗,究竟食到甚麼味道?為甚麼有這麼多抨擊?大家是否失去對食物的執着?如果真是這樣好賺,我就拚命去賣,為甚麼要不單點不外賣,這樣高竇?」
陳皮紅豆沙 賣百元也屬益街坊
她連珠炮發過後,記者幫她計一計數,一斤約有600克,單計30克陳皮的成本已是2,400元,賣21碗也只得2,100元。原來是蝕住做,難怪鄭麗華說是「益街坊」,亦明白為何這碗紅豆沙不可單點了。
又有不少人罵她服務差,罵她「寸」,「我覺得這是堅持,越亂越要守規矩。要食就排隊,客人落單後要自己排單。我們人手不多,只有三個人,請人不容易。要食就要等,我們不是快餐店,沒有五星級十星級服務,希望大家諒解。」
來車品品,記者總結有兩個經驗,一是別點車仔麵,平平無奇,要食她的特別菜式;其二要有心理準備等,一定要有耐性。記者食過數次車品品,第一次怪自己沒預先做功課,在附近買了戲飛,預了約個半小時,見門口人少少便排隊,在外面等了20分鐘才入座,柯打後還要再等。當時點了車仔麵,質素不過不失,由於出餐太慢,險些趕不及看戲,自此便怕了這間店。但說來奇怪,身邊有不少朋友大讚其出品,於是我決定再給它機會。之後再訪,出餐時間仍然龜速,但其他食物的確有驚喜,像魯肉餃、碗仔翅,有些小吃更是罕見,如用日本廣島蠔自製的蠔水撈麵。價錢確實不便宜,卻見到心思。採訪期間,有客人說兩個人花了800多元,全程吃了約三四小時,無論是價錢、時間,說是fine dining的程度也不假。
$60單球雪糕 用最貴大溪地雲呢拿
眼前的鄭麗華不到90磅,「哈哈,我一向如是,媽媽遺傳給我的,不過好難買衣服。做這行吃得不多,睡亦不多,做到晚上11點多關門,執完手尾到天光先走。」她一直都住在觀塘,2000年開店,一年後搬到與舖頭距離約10分鐘步程的舊樓。
車品品有不少特色小吃,這和她過去曾任酒店採購員有關,「以前因工作關係經常周圍去,見得多自然識食,有時碰巧食物啱我口味,我都會試試說服對方供貨給我,我做的都是自己有興趣的食物,希望出售小時候吃過的味道。」如引入土瓜灣老字號「蝦記麵廠」的蝦子麵,皆因她小時候住在麵廠附近,吃得多自然成為她的童年味道。蝦記麵廠人手有限,從不做批發,見鄭麗華有誠意,最後打破慣例,多年來只向她供應中粗蝦子麵。
基本上她每賣一種食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像魯肉餃,我有一位由台灣嫁過來的鄰居,她煮滷肉飯好好食,於是就教我整,但由於實在太肥膩,最後用五花腩去油製成餡用來包餃子。」魯肉餃是記者最愛,很香不油,有客人曾要求買外賣,但鄭麗華怕影響質素,故從來只能堂食。
出品慢,的確很趕客,沒想過加快速度嗎?「如果你當我是一間車仔麵舖,我真的是慢,因為人家只是夾夾夾,而我不是。我雖然都有賣車仔麵,但我從來都不是車仔麵店,一直都是賣車仔小吃,只是級數不同。」像她去年推出的每球60元的雲呢拿雪糕,用上全球最貴的品種──大溪地出產的黑雲呢拿。她在美國購入,60條連運費便要800美元,製作時加入忌廉和牛奶,以人手打足至少一小時。「我沒有能力和別人鬥便宜,做飲食業要問自己良心。」
輸過二千萬 「車品品是我的大玩具」
這份堅持緣於她的故事,「我一直沒有提過,怕影響家人。我有五兄弟姊妹,最細的妹妹在我初中時便離開了。以前住公屋,樓下有小販賣魚蛋,我五姊弟妹到樓下拮魚蛋,個個都有食,但翌日早上細妹開始唔妥,去到醫院不到一小時,前後不過廿四小時便走了,最後醫生驗毒報告出來,是血中毒。大家第一反應是諗起粒魚蛋。個個都有食,為甚麼只有她有事,可能是當時大家的年紀和抵抗力不同,或者只是那粒魚蛋有問題而已。」她店內有兩個規矩:不准搭枱;客人自己排單落單。「其實我可以唔理,讓客人坐到沙甸魚般,坐得幾多人便坐幾多人。客人在外面排隊,知道他們好辛苦,等他們不用搭枱坐得鬆動;自己落單的原因,是不想催他們落單,我們不做外賣,目標都是照顧堂食客人。」但做生意不是為了賺錢嗎?「當然我好幸運,我有份正職做毛紡,我主要是靠這份工作去賺錢,車品品基本上是我的大玩具,用最多錢最多時間的玩具。311日本大地震時都輸過身家,輸了二千多萬元。近年,我不需要車品品賺大錢,蝕錢我當然都不會做落去。好多客人由細食到大,有些是海外客人,試過好食再介紹朋友過來,這便是滿足感。做人只為幾樣,為名為利為身邊一半,利就沒有,但名是很好的,這不是另一種孝道,揚名聲顯父母嗎?」
丈夫曾中風 「她寧辛苦都不偷工」
人生難免遇上幾個低潮,對上一次是在四年前,她丈夫中風,半邊身動不了,萬幸的是復元得快,那時決定不做午市,只做晚市五小時。「現在你看我像平常人,活動能力有八成,但耐力較以前差。」鄭麗華丈夫「肥叔叔」說。她愛稱他為肥叔叔,是拍拖時跟他的姪女叫,肥叔叔在舖頭一直默默低頭做,和鄭麗華性格看似截然不同。兩個人通常吵架那個會贏?「99%都是她,她有時好主觀,不聽我的說話。她好有想法,性格又急,一想到便要做,有時想到新菜式,其實可以減程序,但她一定要自己一手一腳做,寧願較辛苦,都不想偷工。」門市決定做到下個月,但確實結業日子暫時未定。「我沒說過我們是結業,只是結束門市,近期已在同區工廈找到地方,我們是轉另一個模式經營,賣我們製作的東西。有時間會做私人宴會,主要是做志趣相投的客人,今次終於到我揀客吧!」
車品品小食
大角嘴埃華街92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
攝影:張志孟、鄧鴻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