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覺《蘇報》夢 - 馮睎乾

百年一覺《蘇報》夢 - 馮睎乾

一百一十六年前,上海租界內發生了一件轟動國際的事情,竟然微妙地跟今日香港的狀況互相呼應,那就是《蘇報》案。

經歷了八國聯軍,簽訂了辛丑條約,仍然大權在握的慈禧,心態已逐漸由懼外變成仇內。由於革命呼聲日高,慈禧甚至不介意勾結外國勢力,聯手鎮壓革命黨人。那時《蘇報》館設於租界,揸fit人是陳夢坡,立場偏向革命,所以《蘇報》也常常刊載尖銳的政論時評。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蘇報》刊登國學大師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與鄒容的《革命軍》,綽號「章瘋子」的太炎先生更直呼光緒皇帝之名,寫了句「載湉小丑,未辨菽麥」,令清廷上下震怒。「小丑」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丑角,是表示「卑賤之輩」,「未辨菽麥」則是恥笑光緒沒常識。

清廷跟中共一樣都是方丈,當然立刻做嘢,要求上海領事團查封報館、拘捕章太炎等人。可惜租界是外國勢力範圍,講法治,不能因為老佛爺生氣,便貿然封館拉人。清廷無可奈何,只好問計於英國律師詹文(William Venn Drummond)。詹文建議清廷走法律流程,由江蘇候補道俞明震代表朝廷,正式控告章太炎、鄒容等人。租界工部局見清廷「依法」辦事,便同意簽票拘人。

涉案疑犯聞風而逃,但章太炎不走。巡捕在愛國學社找到他時,太炎先生指一指鼻子說:「我就是。」到了巡捕房後,章太炎寫信通知鄒容,叫他投案,鄒容見佢玩到咁大,也只好捨命陪瘋子。上海多份報紙皆反對章的做法,但章太炎傲然說:「革命必流血。」

《蘇報》案在當年十二月開審,這可能是近代史上中西法制首度交鋒,亦是「逃犯移交」經典案例,令國際注目。十二月三日,《紐約時報》以「中國改革者受審」(Chinese Reformers on Trial)為題報道,大意說:被告在拘留時,道台(Taotai)和外國領事已協定,案件於會審公廨審理,若被告罪成,刑罰將於租界執行,「然而北京政府已推翻道台與領事的協議,要求交出囚犯,打算未審先行刑。」(The Government at Peking, however, virtually disavowed the Taotai's agreement with the Shanghai Consuls, and demanded the surrender of the prisoners, with the intention of executing them without trial)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