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友情家族FRIENFAM - 鄧達智

新友情家族FRIENFAM - 鄧達智

60年代香港影壇一度流行結義金蘭,以年齡、角色、地位界別組成:少女組「七公主」,邵氏公司捧新一代十五二十女星「七玉女」,花旦級別「八牡丹」,綠葉二幫三幫王「九大姐」,導演兄弟幫「十大導」。花旦王芳艷芬唔嫁又嫁已退休,一代嗲后紅線女已北上服務祖國,任白波三人組之鏗鏘無人可及;都無需組隊以「家人」相稱以壯聲勢。如膠似漆的表面功夫未必一定商業圍威喂,當中絕大部份成員獨當一面皆非泛泛。友情社團成立一為交誼、二為肥水不流別人田,是為競爭激烈的行業裏以友情成立公會,非我族類難越雷池半步。

不久前在面書上看得十多人合照,細看眾人一致的眼神、笑容、更穿上一式一樣艷桃紅色制服,顯示親比骨肉至愛知交,灑黃酒,斬雞頭滴血為盟,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的氣場隱隱透露蕩氣迴腸。

沈寂幾十年,舊日子裏新潮時髦圈子以家親相稱竟然橋不怕舊,幾廿年後密友組織統一新名稱: FAMILY;準確的說法:FRIENFAMILY或FRIENFAM,早在好幾年前已向「七公主」或「八牡丹」借鏡,以年齡分級,以兄弟姊妹相稱,排列有序甚是有型。

再沒有「姣婆多老契」等同的貼切生動描述;粵語長片年代,人情單純,動不動結盟親暱,證據確鑿人人都同佢有親。西方文化沒有這種認親認戚模式;上契、金蘭結義之類都不太見到,對東方人(包括印度人)口中隨便Auntie、Uncle而又無實質親戚關係的稱呼頗不以為然。事實證明,中國人的「關係」在西方被肯定,已被錄進英文詞典GUANXI一詞,比 Relationship 更貼切,更血濃於水;下則稱兄道弟,上則趨吉避凶、齊齊聯手見神劈神、遇佛殺佛,一片FRIENFAM金鐘罩牢不可破,是為今天中國人或遠東人至正確之交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