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場新北江】三角形舖劏得離譜 同層吉舖烏燈黑火

【劏場新北江】三角形舖劏得離譜 同層吉舖烏燈黑火

【邊走邊吃】
新北江商場食店的喧鬧,使同層空置放租的吉店更顯弔詭——何解同層這邊人流如鯽,另一邊卻寂靜無聲,要長期關一半燈以節省電力?

除了兩個房署商場,天水圍的私營商場有11個,而新北江1992年落成,已有27年歷史,這衍生了不少環境問題。

在新北江做皮革維修的黃生本身是廣州人,之前在內地做塑膠業務,亦做過中港車司機。「天水圍有廿幾萬人,所以也一定有生意。但因為這裏離大陸近,也有人會拿上大陸補鞋,順便去大陸買餸。這裏過去深圳灣也不用一小時。」現時他主要做熟客生意,「長情客人的鞋,我叫他丟也不肯丟;也許是人家老公送的,現在老公都走佬了。有些是小朋友初初出生,一歲左右時媽媽買給他,到現在三十多歲用作留念。」他續說:「這裏夏天熱,冬天凍;空氣不流通,夜裏很多老鼠曱甴現身。夏天時只有一個冷氣系統,令商場像一個小型蒸籠。」

25呎舖月租2萬多

天水圍民生關注平台幹事Terence說:「在這裏能感受八九十年代,新市鎮私人屋苑的氛圍。看着它演變成五臟俱全,帶點低俗,貼近基層的生活去行的一個商場。但如果說商場的長遠發展,其實這裏正步向沉寂和衰落。商場看起來好旺,實質只是虛火的旺;店劏得太小,會影響承租的意欲,劏得太離譜如三角形的店位,租來也只會作倉庫,很少會真的做生意。」一個5呎×5呎的25平方呎舖位,月租也要約2萬多元,的確很難做生意。他指,不會奢望有一個大業主收回業權如此不切實際,反而長遠要看商戶和業主之間是不是有心將商場活化。

散貨場流動率極高,5呎×5呎的攤位月租約2萬多元。

皮革維修店在三角形舖位經營約10年。

一樓局部平面圖,店舖數量多達250間。

多間舊式理髮店,店面如小方格。

新北江有條美食街,當中以麻辣米線最為有名。

九十年代的新北江商場。

記者:廖明懿
攝影:鄭明川、張志孟、伍慶泉、劉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