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支億萬大軍曼城及巴黎聖日耳門(PSG),意外於今屆歐聯再次四強不入。縱使兩隊出局可歸咎不少原因,但一直只顧花錢增兵,忽略青訓的價值,總予人雜牌軍之感,缺乏一種以球會為本的使命感,想走上歐洲之巔或希望刻劃更長遠的未來,便相對困難。
雜牌軍的形象,尤以PSG最強烈。隊內雖有大賽經驗豐富或具備領袖風範的球員,但歸根究柢,球隊的組軍方向完全以金錢足球來堆砌,而且不少主將都是這2至3年才簽下,歸屬感不強,甚至不能排除部份球星是想藉這間豪門作跳板,期待未來轉會其他更強的班霸,其中尼馬及基利安麥巴比,便經常傳出終極目標是想投效皇家馬德里。
PSG不是完全沒有青訓產品被提拔上一隊,但像尼干古、穆沙戴亞比及尼蘇基這些小將,上陣機會始終因隊內球星太多而受到局限;原本同樣青訓出身的中場拉比奧特,有潛質成為日後的領袖,卻因與球隊傾續約不成,尋求離開,故現在正選陣容中,只有中堅派斯奴甘佩比苦苦支撐,連門將艾路拿也因保方的加盟,無法獲得穩定上陣時間。
曼城比PSG較好的,是阿古路、大衛施華這些核心,效力球會已有一段長時間,歸屬感自然較強,但近年不斷放棄一些有潛質的青訓產品,未必是好事,其中在多蒙特大放異采的查頓辛祖,便是領隊哥迪奧拿一個遺憾,還有多少個菲爾科頓這樣能熬出頭,就要看曾將巴塞青訓發揚光大的哥帥,是否具備這種膽量及遠見。
文:盧卡東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