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佬唔容易 - 曾志豪

走佬唔容易 - 曾志豪

香港人有一種精神分裂的壓力在撕裂我們。

有時我們會瘋狂為本土香港文化而自豪,覺得香港人勁揪,覺得香港電影要支持,覺得香港人好拼搏,覺得香港人文明自信,I love HK。

但有時我們又會瘋狂嫌棄香港甚至覺得走佬才是正途,走佬到台灣走佬到馬來西亞總之要走佬。杜生最近的金句「前世得罪人,今世先會做香港人」FB瘋傳,朋友都說「Sad But True」。因為香港的公屋也要四百萬,想做窮人都要有四百萬。豈能不走佬?

最近高雄市長韓國瑜逼迫國民黨中央為他鋪好參加總統初選的道路,他發表了聲明,其中一段是說「我生在台灣,長於台灣,未來會死在台灣,會埋在台灣」,非常煽情。

有台灣評論對此不以為然,諷刺「誰不是死在台灣埋在台灣呢」,覺得他這個表態是做騷。

我一向也以為「生於斯、葬於斯」是早餐A蛋治搭奶茶,是定律是必然的;但現在發覺,早餐也會轉款,今天社會流行「走佬」。

這種走佬分「主動」和「被動」。各種名目的移民是「主動」,希望避秦。

另一種則是「被動」,譬如你發表不信任「一國兩制」的言論,你不相信法院可以把關,愛國輿論便單單打打,「既然唔信一國兩制你不如離開香港啦」。

即是你對政治不滿便直接被剝奪定居的權利,只有「順民」或「信民」才有資格死在你出生的地方。

也有人是「主動+被動」,譬如林榮基到台灣,既是主動,又是被動──若不是《逃犯條例》的白色恐怖,他又何苦要離開?

但走佬生活也未必好。

杜生介紹的馬來西亞,的確是價廉物美,退休天堂。

但這個國家的「新聞自由」排名全球123,雖然已經比之前有進步。

香港人最近聞「煽惑」而色變,而馬來西亞仍然保留「煽動法令」,寄望新政府可以廢除,如此香港人才能安心走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