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玩慣權力遊戲的美國總統侵侵,也要抽《Game of Thrones》(GOT)的水。
通俄門調查最終未能把他咬入,得戚的「Drump大嘴」溜之大吉後在自己的Twitter鬆毛鬆假髮,扮足GOT的美術字款,學足神劇的架勢型格,發帖表示:遊戲玩完。
神劇,豈容你凡夫俗Trump拿來自我吹銷?HBO的反應,一個字:神。像他們的劇一樣。眉不揚,眼不轉,以創新的高度和姿態,來一記反抽水。
一箭射下了「我們都是乜乜乜」及「#恥於為伍」之新玩法,共兩隻鵰。
首先,「我們都是乜乜乜」說得太多,會濫,會滑牙,耳朵會起繭,變得陳腐。就算道理是真的,人類天性貪新厭腐,還是抗拒,自動彈鐘。
但沒說出口的「我們都是乜乜乜」,威力如核彈,可以感動每一顆會跳的心臟,喪屍除外。
看史匹堡的《戰雲密報》,說《華盛頓郵報》揭水門事件真相的故事時,最令我心口翻湧,淚腺衝動的,不是當執行老總Ben Bradlee對記者說:「Let's do our job. Find those pages!」誓要掘出政府對人民說謊的真相證據;也不是當法官的判詞說,"The founding fathers gave the free press the protection it must have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兩者雖然都非常令人充滿聯想,想起說OK就PK的奇人奇事都遺失了無數missing pages,或很多press到底是為誰服務的迷思,但,都不是。
影片最令我激動的,是當《華盛頓郵報》因報導事實,揭露政府說謊的機密被控告之後,一份報紙、兩份報紙、三份報紙,更多報紙,紛紛加入報導「違禁新聞」的行列。不因被政府打壓而噤聲,卻群起暴露政府機密,一起知其不可為而為,宣示並肩作戰,爾道不孤,太豪邁!
非但沒有 #恥與為伍,競爭者和行家們,一個個挺身守望,共赴刀山。當最根本的理念被衝擊,最核心的價值被破壞,大家惜英雄重英雄共襄義舉。沒多說半句話,行動證明「我們都是」。
行動從來比說話響亮,行動比任何口號動聽。沒有高調的聲援,不必慷慨的陳詞,我做你做的事,就是最高尚低調的「我們都是」。
當過氣特首暨廢老KOL一再追擊《蘋果日報》及其廣告商,好像不見其他新聞同業直斥其非,必須借保安局長李先生的註冊金句一用,起碼:「我見唔到」。
Ben Bradlee在《戰雲密報》中說:"If we live in a world where the government can tell us what we can and cannot print, then the Washington Post has already ceased to exist"。落廣告也是同一原理,where we can and cannot place ad也要被公開威嚇,ad落誰家也要被「政騷擾」,算不算是權力政色魔的 #metoo?有人每天公開在社交媒體四圍非禮。
同氣連枝的香港新聞同業沒有「我們都是乜乜乜」,因為性質上都不太同氣連枝了?但被施暴的廣告商絕對可參考一下HBO被Donald Trump政騷擾的勇敢說不。
侵侵已非第一次搞GOT的了,推制裁伊朗政策時,他在自己的Twitter大玩 "sanctions are coming",遣詞用字和構圖畫面,借神劇家傳戶曉的"Winter is coming"對白來作政治宣傳,已經公開強吻胸襲,強姦過一次。
西方國家向來強調受害者無需羞愧,要站起來說不,免助長變態色魔猖獗。HBO在"Game Over"的發帖一出之後,嚴正聲明他們"prefer our trademark not be misappropriated for political purposes",唔該唔好拿我們的註冊商標來達到不適當的政治目的,否則會有法律行動。這舉動,一方面說明了「我們不是Donald Trump」,一方面強調 #恥與為伍。
都沒有說出口,高。卻一摑兩巴。
不必「我們都是乜乜乜」,沒說出口的「我們不是乜乜乜」也是一種姿態宣言,拒絕被利用作為免費政玩具,在陰雲密佈的政行為之中求存,大叫唔好,也是一種進步意義。
說到進步意義,還用數字外號、稱過氣特首作為鹿捌狗先生,太懶散、太不與時並進了。不再特首,合該卸下過去式的689。UGL案貪味仍鮮,未釋公眾疑慮,他的新別號至少是present continuous的「貪英」或「貪梁」吧?再貼市一點,最present tense的,看他政騷擾成癮,不停非禮別人,是否應稱為「政色魔」,才不枉他長年肆意露械,不斷猥褻廣告商的壯舉?
(真是難為了龍蝦)
IG:budmingbud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