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團體讓步 海外醫生執業放寬刪衞署實習4年限制

醫學團體讓步 海外醫生執業放寬
刪衞署實習4年限制

【白袍風雲】
【本報訊】醫學會、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等組織昨就放寬海外醫生在香港執業限制達成最新的「微調優化方案」,容許海外醫生在醫管局、衞生署及醫學院通過執業資格試後,再取得18個月臨床經驗,就可以豁免實習。
記者:陳沛冰 羅智堅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昨日與醫療界代表開會,討論放寬海外醫生在香港執業的限制。醫學會代表其後再與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政府醫生協會及前線醫生聯盟等方案五陣營代表開會,會後公佈經微調優化的方案五。

方案五原有建議為醫管局有限度註冊專科海外醫生須在醫管局工作最少三年,考取執業試後須綑綁工作最少1.5年;醫學院海外醫生考取執業試後須工作最少三年,衞生署海外醫生考取執業試後需工作最少四年。

醫學會料「齊腳數夠票」

經微調優化的方案五,則容許醫管局、衞生署及兩間大學醫學院的海外醫生通過執業資格試後,在醫管局工作者再取得18個月臨床經驗,就可以豁免實習;而在衞生署及醫學院工作者,則須經醫委會決定是否有相當於醫管局的18個月臨床工作經驗。醫學會會長何仲平指,相信最新的方案五是現時五個方案中「歡呼聲最高」,亦表明「已齊腳、數夠票」,未來會繼續向病人組織拉票。

醫委會下月8日將重開會議表決各方案,何仲平表示,屆時投票會以「明票」方式進行,委員會先表決是否支持放寬輸入海外醫生,通過後再就各方案投票。他否認醫學會等組織的微調方案五是「讓步」,反而原先的方案五已是「讓到好盡」,但如果用「讓步」字眼會令大家開心,他也不介意。

陳肇始昨日與醫療界代表開會,探討醫護人手問題,至晚上10時後離開。她形容會面氣氛良好、和諧、有建設性,與會者原則上認同要放寬非本地醫生實習期。她鼓勵業界理性討論,希望醫委會下月作出正面、一視同仁的決定。她又說,衞生署目前的醫生空缺率達11%,有59個空缺,預料下年度的空缺會增至120個,因此有迫切性吸引外援。

陳肇始又指,會上討論在不影響本地醫生晉升的情況下,為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晉升機會,吸引他們來港工作;同時簡化醫委會批准有限度註冊申請的程序,縮減申請者的等候時間。

此外,醫管局昨日的內務會議中,原則上同意研究及制訂相關舊制支援職系員工待遇優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