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與證監會前日發出的聯合公告震動內地股市,昨日內地多個投資網站包括格隆滙、雪球等都刊登分析文章,指內地、香港兩地監管機構已開始聯手出擊,將嚴打內地資金以「扮外資」的方式,通過配資(即地下孖展)流入A股。
受消息拖累,昨日A股急挫,其中深圳股市跌3.21%,收報9907點,失守10000點關口,創5個月來最大跌幅;上海股市跌2.43%,收報3123點,滬深兩市成交7,334億元(人民幣.下同)。
北向資金4日走115億
昨日滬深股通的北向資金再淨流出12億元,連續四日走資共115億元。內地有分析指,由於香港孖展息率較內地低,大量內地資金南下再以孖展方式流回A股。今年頭三個月,滬深股通淨流入1,525億元,但香港證監會4月4日公佈收緊券商孖展借貸指引總結後,滬深股通隨即出現大走資,4月至今已流出114億元。
除孖展外,內地市場亦關注大量配資可能借香港流回A股。由於目前內地正式孖展的槓桿率只有1倍,提供槓桿可高達4倍至10倍的配資,在內地大行其道,並屢次受到內地嚴打,並多次造成A股大幅動盪。前日金管局與證監會的聯合公告指,有中資銀行透過迂迴複雜的融資安排,實際進行高危孖展借貸。這種操作可避開內地、香港兩地的監管,實質亦可能成為A股配資的渠道之一。
聯合公告並無指明,該筆引起監管部門嚴重關注的保證金融資貸款(即孖展融資)是流向A股,但就提及該筆貸款是為新興市場的項目進行融資。聯合公告指,鼓勵所有進行類似融資安排的機構,對相關的情況進行即時檢討,金管局與證監會將繼續加強監管合作,並與內地監管機構進行密切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