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杭州住在錢塘江邊上,早上無事,去六和塔一遊。到了塔下,同行的朋友想起金庸的《書劍恩仇錄》,問我乾隆被陳家洛禁錮的地方是不是這個塔,我說是是是,問的人便仰頭往塔頂望去,心中說不定還響起了鄭少秋唱的電視主題曲。金庸小說之深入人心,由此可見一斑。
六和塔高十三層,從下往上登去,外望景色漸漸開濶,如今正是草木初發盛時,眼下的樹木生氣勃勃,綠意一團團往外伸去,連到錢塘江邊,江面有霧氣,水天一色,分外蒼茫。
塔後有一個山坡,石階彎曲,上去有碑有亭,轉個彎有一塊小空地,靠山邊立着兩尊石像,都是梁山人物,一個魯智深,一個武松,相傳梁山泊好漢被招安之後,魯智深到了六和塔,聞濤聲而圓寂。武松也在此出家。那雕像前有文字介紹,但根據都來自《水滸傳》,難分真假,說不定與紅花會劫乾隆於六和塔頂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啟人遐想。
《書劍》的內容,源自金庸兒時在家鄉聽到的故事傳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到了杭州之後,據說也常常聽人說書講梁山好漢的故事,這才創作了《水滸傳》,傳說故事對大作家的影響也真不能小覷。
魯智深與武松都是耿直人物,比宋江要討人喜歡。這天看着兩尊雕像,感覺像回到了當年看連環畫的時候,似乎見了故人。雕像旁有一小亭,亭中懸着一口大鐘,鐘上鑄「六和」兩字,鐘邊紅布懸了一短木柱,輕扯一下,回撞到鐘上,嗡的一聲,遠遠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