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季僅三場,雷諾三場都死MGU-K(Motor Generator Unit-Kinetic)。首戰澳洲,使用雷諾動力系統(PU)的麥拿侖車手辛斯仔(Carlo Sainz Jr)壞MGU-K。第二場巴林,兩位雷諾廠隊車手均因MGU-K問題,直接及間接導致未能完賽。上站上海,雷諾廠手侯根保(Nico Hulkenberg)換上新版MGU-K後,可惜卻因軟件出問題、未能配合新硬件而退賽。事實上,MGU-K一直是雷諾最廣為人知的痛腳。原定2017年初推出的新版MGU-K,延遲約年半至18年中才面世。
F1戰車是每兩星期便「長高」一次、變快變強的「BB」。延遲年半是個怎樣的概念?那就好像等下世才約朋友食飯一樣。當時的用家紅牛與兩屆世界冠軍艾朗素均沒即時轉用,而新版MGU-K則至季尾才穩定下來,並研發至今年。為何問題老是常出現呢?這可能與紅牛轉投本田懷抱有少許關係。
行內一直相信,紅牛F1車廠具備自家dyno測試能力(作為「飲品公司」這並非日常囉)。隨着紅牛離開,雷諾失去可靠dyno測試能力與有關PU與戰車各部份互動的寶貴數據。因此,雷諾早計劃在法國Viry廠房添置一座全新的dyno系統。根據引擎部技術總監Remi Taffin說,它「具備多功能,能測試波箱與引擎的互動、獨立測試引擎、獨立測試ERS及引擎與車尾的互動等」,與其他車廠看齊。雷諾自家新dyno啟用了嗎?二月中,車隊新聞稿Taffin說「快將啟用」。三月中,《紐約時報》引述「波箱dyno剛啟用」。
現在是四月中尾。我的客觀推斷是:雷諾新dyno於最少二月中或以前的真空期,或多或少、直或接間導致目前問題。我估計紅牛亦早預見,這或能解釋何以他們去年底已說「2019年本田至少跟雷諾一樣強」。WAR。
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