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提出的貴價專營的士,提供的不過是的士該有的正常服務。換句話說,是讓乘客支付魚翅價格,去吃粉絲。不過想深一層,香港人用魚翅價格吃粉絲根本是常態。
最貴的「粉絲」,當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樓價。過去八年蟬聯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巿第一名的香港,平均一個家庭不吃不喝19.4年才可擁有一個居所。新盤面積越出越小,香港人傾一生心血只能買一個囚牢似的空間,把自己困在裏面。樓價貴,租金當然水漲船高,七、八千港幣只能租個劏房。結了婚仍然住在原生家庭並非斷不了奶,只是沒有能力搬出去,這種人大有人在。離了婚不分居亦非藕斷絲連,同樣是沒有能力搬出去。這些都是香港奇景。
食也一樣,香港人同樣習慣了用魚翅價格吃粉絲,牛奶、雞蛋、高質素的肉類、魚類這些日常食物相對香港人的平均收入,絕對算不上便宜,廉價蔬菜則往往來自鄰近地區。外食的話,平民可負擔的食肆通常不該對衛生及環境有任何要求。租金高企,餐廳想做多一輪生意,所以吃飯像打仗似看着時間,狼吞虎嚥,一超時會被侍應趕離餐桌。埋單卻不見得便宜。
至於行,香港人還能享受自在行街的樂趣嗎?恐怕不行,小小的地方聚滿800萬人,還有一年數千萬人次遊客擠在街頭,弄得香港人寸步難行。至於公共交通,以港鐵為例,年年加價,卻頻頻出事……不是魚翅價吃粉絲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