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老年人 - 楊靜

殺死老年人 - 楊靜

兩岸三地的世代矛盾應以台灣最為激烈。這周去台北,恰逢郭台銘宣布媽祖託夢站出來要選總統。本就愛聊政治的台灣人,一下有了極好的談資。郭切中這些年慣常的本省人/外省人之爭──他父母是國民黨帶來台灣的外省人,也恰好踩在世代之爭的紅線上,馬上七十歲的他是抗爭世代口中的既得利益者──台灣的老年人。

在年輕人口中,台灣的老年人,無論是從商的塑膠大王還是軍公教體制的公務人員,都趕上亞洲四小龍時代經濟騰飛,階級地位攀升,收入很早達到高水準。經濟停滯的這十幾年,新一代很難享受那樣的紅利,在他們看來,老年人咬定青山,不願降薪,政治傾向趨向保守,是罪人。

這次去台北,幫忙舉辦一場開放桌遊活動,邀請玩家自己設計遊戲世界,我只提供遊戲的基本線索和框架,一切骨肉有賴他們補充。其中一道問題是一群人中需要犧牲某類成員,大家毫不猶豫選擇老年人;而說到族群中地位最高的人,人們想出年輕的神童,並將社區僅有的資源給神童使用。我和台大研究所的朋友說起這些,她說是集體無意識的反射──年輕人就是想幹掉老年人。

臨走前我去拜訪出版界老前輩。2014年我參加台北書展時認識他,那時他剛六十歲,手下培養有五六個年輕編輯,出了幾本銷量不錯的嚴肅書,意氣風發。這次去,他說早前被下屬嫌人老沒用,下屬逼宮不成帶走資源另立門戶。他絕不是保守的人,甚至可算是我在學界、出版界見過最為前衞先鋒的人士,但一句老了就足夠激起反抗,也太不公平。

統計學把人分成這樣或那樣的族群,固然理性,也很無情,一棒下去打死許多無辜人。郭台銘六十多,我的前輩也六十多,但後者出書為新時代抗爭提供養分,卻無奈最後被歸為一丘之貉。

人都會老,這一代老了會自願自絕於新一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