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緋聞 - 馮睎乾

孔子的緋聞 - 馮睎乾

讀者垂詢:「老婆問我『會唔會偷食』,有咩標準答案?」有人說生仔應該考牌,這位讀者似乎覺得,婚姻必須考試。很可惜,這場試沒標準答案,何況考評局、試官、評分員,全部係佢太太,點到我多事呢?若命懸一線,真要model answer應急,我會推薦一位律師友人的答法:「我唔係聖人,唔能夠排除偷食嘅可能,只可以向你保證,即使發生,我都會盡全力保密,令你一世開開心心。」這考生的答案,思慮周密,不涉虛假陳述,也不hea答,還曲線展露體貼柔情的一面,我給99分。扣掉的1分,是「我唔係聖人」一句頗可斟酌。

即使是聖人,又何嘗能排除偷食的可能?孔子是聖人,但也惹過緋聞,女主角還是淫名昭彰的南子。「姣南」是衛靈公夫人,跟宋國美男宋朝搞婚外情,衛靈公非但不介意,還為了方便他們私通,從宋國召來姦夫。也許靈公最愛的不是南子,而是彌子瑕(即「斷袖分桃」的分桃男)。這場不倫的「南宋戀」,當時鬧得沸沸揚揚。有次衞太子蒯聵經過宋國,宋人就「唱衰」南子:「既定爾婁豬,盍歸吾艾豭?」意思是:你那隻「發情的母豬」(婁豬,影射南子)已滿足了,何不歸還我們那頭「漂亮的公豬」(艾豭,影射宋朝)?太子很羞恥,回國後打算殺掉姣南,此乃後話。

南子既有「婁豬」惡名,孔子在衛國時居然跟她見面,難免有損清譽。《論語.雍也》有一句孔子的話流出:「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他為什麼見南子,南子為什麼見他呢?見面時又發生什麼事?莫說後人無從稽考,連子路也不得而知,所以他才「不說」(即不快),似乎覺得老師跟南子的關係有點曖昧。子路雖不是孔子的老婆,但孔子也不想被誤會,於是發誓:「若我所為有什麼不軌,天厭殺我!」

這答法好不好呢?王充在《論衡》尖銳地批評:孔子若說「雷擊殺我,水火燒溺我」這類實事,發誓才有誠意,但以子虛烏有的「皇天擊殺」立誓,子路是不會相信的。王充真是突破盲點了,還是律師友人的答案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