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有乜咁開心 - 林夕

地震有乜咁開心 - 林夕

奇怪,每次台灣或日本地震,總有人會講錯話,其他地方可能香港遊客少,不會那麼容易看到地震後即時鋪出在災區的美食圖之類。現在忽然明白了。

這次又有香港藝人面對台灣記者說地震沒被嚇到,反而很開心,因為在香港不會感受到,覺得很有新鮮感……還沒聽完頭就低到塵埃裏去。台灣記者算好修養,沒即時回嗆,大夥兒還是笑哈哈的有問有答。幸好沒嚴重傷亡,也幸好台灣市場不夠大,不然,講了這句很開心,是會影響事業發展的。

因為災難事故而鬧出公關災難,總是以地震為首,或者以天災來說,地震威力還不夠厲害,因為二三級震盪,不會有什麼大事,不像地震引發的海嘯,唔多唔少都會浸親啲花花草草。香港不在地震活躍帶,人在日本或台灣時遇上三級左右,若在室內,尤其在有制震系統的高樓,的確是一種新鮮經驗,沒說錯,但有幾開心呢?那種震盪感,玩過山車咪仲刺激,唯一解釋就是人總想累積經歷,現在流行打卡,曾經歷過五級地震,也覺得像滑雪般,在香港沒這玩意吧。

我對天災過敏,有時下場豪雨,有人說好爽,都道德L上身,叫人積口德,豪雨會有可能山泥傾瀉,有交通事故,或交通擠塞,即使是飛機延遲起飛,都累人不淺,時間就是生命,豪雨會奪去不少光陰,序號多少生命啊。說完了,對方當我唱歌。

以前有首歌叫七級半地震,如果是抒情慢歌還好,但偏偏是快歌,歌者每次表演都將身體搖擺來搖擺去,震幅極大,每次聽了就怕人家剛好有地震,那時如何下台?當時道德還沒有成L,所以朋友只說我太迂腐,創作嘛,難道你就不會寫大雨閃電嗎?

我記得當時說:「下雨還好,只是天文現象,屬於中性,沒有好與不好,完全不下與下個不停都是災害,但是地震……」對方說不過是比喻,又不是故意說風涼話。本來還想說對一個樂隊的名字叫「泥石流」感到不爽,未免被扣上「好唔講得笑,沒黑色幽默」的帽子,就把話吞回去了。

我真的不是悲天憫人格,以前在台灣遇上地震,晃了幾下,只會想起外遊可也要有防災意識,此外就是會問候在台朋友,這人之常情罷了。現在遇上了,也是第一時間看有沒有大樓倒塌,都市更新條例會不會更快通過,這事兒想來想去,實在沒有什麼好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