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敗家,玩物養志,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許多年之後,忽然會有發達的驚喜。先不說那些「物」可以升值,更重要是有天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漸漸儲下了不少寶貝。
某天在家中找酒,不虞有喜,發見酒藏中竟然集合了不少1998年的vintage champagnes。不是刻意集郵的,這些年來,喜歡而又負擔得起的,便敗家,都是些著聞香檳莊的代表傑作:Taittinger Comtes de champagne、Perrier-Jouët Belle Epoque、Billecart Salmon Cuvee Nicolas Francois、Pommery Cuvee Louise、Dom Ruinart,全都是1998,都21歲了。
即時心生詭計,瞇起眼想:不如所有98來個horizontal tasting(橫品)豈不妙哉!不像紅酒年年有,不夠好的年份,香檳莊是不出產年份香檳的,98這個香檳好年的酒,雖然還可再陳好一段日子,但我決定先喝先享受了。酒,是買來喝的。然後深嘆可恨,要不是之前把Alfred Gratien 1998喝了,今回甚至可一次過玩夠6瓶連珠。
邀請愛檳酒腳共享,列出牌面,個個來不及拍手表示:到。
去邊好?我想了很久。香檳,慣性都是配西餐、法國菜,當然也有配日本菜的,但這樣不夠好玩,太意料之內了。
想來想去,我決定來個懷舊點心Champagne Brunch!很多人,覺得飲茶很老套,喝酒卻是扮有型,其實這些想法才最土,飲茶與香檳一起玩,不知多好。
洋人,假日喜歡來個舒服閒逸的Champagne brunch;香港人,放假喜歡飲茶點心,就把茶,換成香檳,且一不做二不休,瞄準懷舊的古早點心。
你可能有兩個問題?香檳與點心,配嗎?另,什麼是懷舊點心?
首先,匹配是肯定的,你想想那些五光十色的點心,五花八門的煮法,千變萬化的用料配搭,很多dim sum根本天生就是canapé,加上香檳本身多才多藝,年份香檳又擁有深度和複雜性,豈能不配。好幾年前,Salon香檳的總裁Didier Depond來港,Paulo龐先生的Altaya Wines為他設宴,我們就是在中國會吃點心飲Salon的。
福臨門有難得的點心老師傅,別處難求的幾近失傳手藝,加上BFF時常不在港,吃得再好也多是西餐,這次不作他想便決定去九龍福臨門了。福臨門是J主場,懷舊主題由她發辦冇煩惱:瑤柱莧菜餃、鯪魚球、雞球大包、牛肉燒賣、蝦多士、椒鹽田雞腿等等,還有像感嘆號般美味的雞仔餅。(仲有「菲林」芝麻卷!)
人不多,未必能幹掉五瓶,先來98年的這幾位:Perrier Jouët Belle Epoque、Billecart Salmon Cuvee Nicolas Francois及Pommery Cuvée Louise。
Perrier Jouet Belle Epoque,不必多介紹,花花瓶子,1970年在巴黎一間夜總會推出,為慶祝美國爵士樂傳奇Duke Ellington的70歲大壽,酒的名字,送君回到法國19世紀末的「美好時代」。Cuvée Nicolas Francois是Billecart Salmon於1964年創造的,為了向酒莊創辦人致敬。Cuvée Louise是1979年,Pommery莊願光榮歸於創莊莊主夫人Louise Pommery而釀造的,是這個寡婦一手把酒莊帶上光輝大道,攻下本地和國際市場。兩大Cuvée,都祇用莊內最好的Grands Crus田來做而且標準特高,以忠於祖師爺及祖師奶奶的威名。Cuvée Louise的葡萄,更來自酒莊旗下最上乘的葡萄田,祇限這酒獨家選用。我相信酒徒老友對這兩瓶接觸較少,讓大家一拼喝過好了。
鯪魚球,香中清鮮,V說是「洗底鯪魚球」,從不喜此物的她,怕腥怕灰怕泥味,禁不住連番讚好,遇上Belle Epoque的金蘋果加白桃之情調,明亮微妙的酸度,不亦快哉。椒鹽田雞腿,做到肥美肉嫩多汁,送香檳沒話說。三瓶之中,1998 Billecart Salmon Cuvée Nicolas Francois最深厚多端,花氣和香料聯袂盛放,果香之下,隱約一浪brown butter暗渡陳倉,叫田雞腿更性感。
今次我印象最深是Cuvée Louise的清靈,從來是超低糖風格,典麗、獨特、素雅,不論是小白花、礦物、蜂蜜,都是溫婉清貴的,初段我尤其愛它。和瑤柱莧菜餃天造地設,已不見食肆做的了,韭菜餃驟顯庸脂,韭菜的味也太猛,莧菜加上瑤柱鮮蝦和豬肉,鮮美溫文得多。
我吃着拳頭般大的懷舊雞球大包,外層麵粉又香,裏面大件鮮雞和蛋黃之饒,在口腔內意氣風發,大滿足。每喝一口Cuvée Louise便對Madame Louise Pommery尊敬多一分,想到人品好,釀酒的品質自然好。在1860年的古代,她一個女人,開創出全新商務企業管理模式,成為首批懂得有系統地為奢華產品建立形象、營銷推廣及公共關係的領導者。她更發財立品為工人,史載她是第一位為僱員成立退休金及醫療保障的企業家,又開設孤兒院護苗,難怪成為法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國葬的女人。
IG: budmingbud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