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樂遊團 - 古德明

五四運動樂遊團 - 古德明

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將屆,在朝派國史教育中心據說要紀念這件「愛國」大事,決定辦「遊學」團,率三十名中學生,赴北京、巴黎、比利時「考察」,費用每人至少三萬元,但這不是問題。鄭月娥政府有所謂優質教育基金,專門資助「愛國旅行團」之類活動。國史教育中心校長何漢權說:「歷史不是死的,實地考察會加深學生印象。」

研習歷史,假如不到歷史遺迹「考察」,印象就不能深,那麼,沒有人有資格做歷史學家。要了解楚漢之爭,須親遊鴻門、鴻溝、垓下;要了解安史之亂,須親遊漁陽、潼關、馬嵬坡等等。不有一千年壽命,不要研究中國歷史好了。

古時交通不發達,不少讀書人小時家貧,更乏盤費「遊學」。歐陽修童年連紙筆都買不起,「以荻畫地學書」,但《新唐書》、《新五代史》都是他手筆(《宋史》卷三一九);司馬光「七歲,聞講《左氏春秋》,自是手不釋卷」,未聞有千里之遊,長大後卻寫成《資治通鑑》(《宋史》卷三三六)。那些「遊萬里路勝讀萬卷書」者,對史學卻不知有什麼貢獻。

當然,在朝派假「遊學」之名,用公帑吃喝玩樂,絕對合情合理。前兩年,就有個什麼議會辦的中學生暑期「遊學」團,主辦人員陪同「遊學」的,人數竟然和學生相若。只是這樣的美事太多,詳情已無復記憶。而港共政府也絕對不會介意。反正他們資助的,一定都是在朝派中人。但求出遊有名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