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人訪】三人行必有我師。那麼,三姊妹呢?除了互相學習之餘,亦能互相扶持。近年在田徑場上,韋氏三姊妹韋祺(Cade)、韋禔(Tallula)及韋樂(Roxy)火速冒起,但其實三人主項非田徑,而是三項鐵人。三姊妹年紀輕輕已有宏大理想,希望在2024年可以代表出生地香港出戰巴黎奧運。
記者:禤家民
攝影:王子俊
三項鐵人中拆開每個單項,不論是游泳、單車和跑步都像是個人項目,但其實過程中團隊的力量很重要。三鐵運動員要作三個項目的訓練,韋氏三姊妹更要兼顧學業,兩位姐姐韋祺和韋禔目標明確,惟作為家中最年幼的韋樂卻不時撒嬌,嘗試偷懶,大姐韋祺笑言:「韋樂成日唔想訓練。」口裏說不,韋樂還是每天乖乖地出席訓練,全因兩位姐姐,「因為佢哋逼我,如果我唔訓練佢哋就唔幫我攞珍珠奶茶。」三姐妹同樣喜歡珍珠奶茶,更成為了細妹韋樂出席訓練的動力。
阿妹扁嘴 家姐逼我玩
問她們三鐵吸引之處在那,韋祺先答:「一個比賽有三個項目,比較好玩。」韋禔就說:「我好鍾意比賽氣氛,我覺得係最具挑戰嘅運動。」說畢,韋禔把麥克風遞予韋樂,但韋樂只是扁扁嘴、搖搖頭,不願回答。問她「因為家姐逼你?」童言無忌,「係囉,家姐逼我去囉,所以我做囉。」
韋樂肯堅持訓練,靠兩位姐姐「威逼利誘」,而較遲開始三鐵訓練的二姐韋禔,當初亦是因為姊妹才投入這項運動。三姊妹中,韋祺最早接觸三鐵,約在四年前開始,一年後到韋樂,再一年後才到韋禔。當初接觸三鐵,是因為在一個比賽中,看到一隊「26 Coaching」橫掃獎項,所以加入。韋禔不喜歡跑步,初時未有參與,反而去嘗試體操、羽毛球、乒乓球、投球等,都未有找到興趣。到韋樂也開始加入隊伍,姊妹一同訓練,獨剩韋禔一個,「佢哋好享受,得我一個好寂寞。如果佢兩個都鍾意,可能我都會鍾意。」就這樣,三姊妹,一條心,一起參與三鐵訓練。韋祺、韋禔兩位今年將滿16歲,立即就加入香港代表隊,如無意外兩年後,韋樂也會追隨步伐。
三位一體 一周練七日
接觸三項鐵人短短2至4年時間,三姊妹已略有所成,雖然三鐵在香港比賽不多,且不算多人注意,但她們在田徑場上成績驕人,特別是擅長跑步的大姐韋祺,今年先奪亞洲少年田徑賽1,500米金牌,其後再打破封塵25年的5,000米香港青年紀錄。成功需苦幹,三姊妹所付出的努力絕不簡單,周一至周五要上課,除了每天放學後均要游泳或跑步訓練外,每個周三上課前也要作單車訓練,且一星期七天均沒有休息,才有現在的成果。不時要清晨就起床去訓練,肯定有萌生過偷懶念頭,但她們可說是「三為一體」,「一個起到身,自然就會叫埋另外兩個起身。」苦幹之餘或亦需要一點點「父幹」,說的是有支持她們在三鐵發展的父母,韋父原來曾經醉心帆船運動,不難理解為何會支持女兒在運動發展。
攣生的韋祺和韋禔在月底會到菲律賓出戰三鐵亞洲少年錦標賽外圍賽,妹妹韋樂也會出戰另一組別賽事。三姊妹現時於「26 Coaching」接受訓練,是一個專門訓練三項鐵人的體育會。這次在菲律賓的三鐵賽,在各不同組別共有10位香港代表由「26 Coaching」訓練。
講廣東話 想代表香港
初次遇上韋氏三姊妹時,已知道她們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還以為是從小就在家中學習廣東話,但原來並非如此。她們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有香港家族背景,但在蘇格蘭出生及長大,約20年前才移居到香港。韋祺說:「媽咪識識哋廣東話,但教唔到人。」那麼一口流利廣東話是如何練成?「學校、朋友,我哋由小一開始都有學中文,學校同朋友都用廣東話傾偈。」三姊妹並非就讀國際學校,而是傳統學校,而她們能操的語言原來又不止廣東話。韋禔說:「講嘢唔想俾爹哋媽咪知就會講廣東話,如果媽咪聽得明,我哋就會用普通話。」三姊妹均有中文名字,原來乃她們外婆起的,姓氏韋是取自Wright的拼音,祺與禔跟Cade及Tallula亦發音相近,但Roxy似乎比較難找到相近音的中文字,韋樂說:「樂同Roxy係冇關係,我唔知點解,可能樂係快樂咁解。」接觸過三姊妹多次,韋樂這個名字,確信其外婆是沒有起錯。
生於斯長於斯,雖然有混血背景,但三姊妹在香港土生土長,只對香港有感情,韋樂說:「我嘅目標係代表香港,因為我喺香港出生。」二姐韋禔就說:「長遠希望喺2024年代表香港出戰奧運會。我哋係混血兒,但對香港有歸屬感,想永遠都代表香港。」屆時韋祺及韋禔21歲,韋樂也19歲,說不定可見到三姊妹一同在巴黎代表香港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