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發展醫療研究報告,基本上有幾點建議,綜合如下:
1.提供執業試詳細考試大綱及預習材料,提升及格率
2.免除海外醫生考執業試前要先具備實習經驗的要求
3.讓已通過考試者在公營醫療體系工作一段年期後,可用海外實習經驗取代在本地醫院實習
4.允許在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工作一定年期的有限度註冊海外醫生,可免考執業試晉升成正式註冊醫生
5.列明取得指定學位資格者,例如在世界前50學院取得醫學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能有條件地晉升為正式註冊醫生,並應優先考慮香港永久居民
6.放寬有限度註冊海外醫生在港執業時須持外地醫療機關註冊的要求
普通市民一定覺得上述幾項建議幾合情理,例如第五項優先考慮本港永久居民。香港大學校委會主席李國章係劍橋大學醫學院畢業嘅,好彩早啲返回香港,在香港可以行醫,做過中大醫學院院長及外科講座教授,但佢兩位公子同樣係劍橋畢業嘅醫生,就唔可以在香港行醫嘞,故此留在英國,不少名人兒女皆是如此,讓香港白白喪失外國大學訓練嘅醫生。左丁山遠房親戚兩個兒子也在英國做醫生,唔肯返來香港考試及受再實習之侮辱,又唔想在英國長期生活,決定移民加拿大。呢類例子太多,不少本港名醫送子女去英國讀寄宿學校,成績好嘅,本可進入牛劍醫學院,都唔制,一於利用non-JUPAS制度申請入讀港大醫學院,副作用就係本港屋邨學生有意讀醫嘅,都入唔到港大醫學院,因學額畀英國回流精英學生搶咗去。
「團結香港基金」建議合情合理,市民應會支持,但本港醫生思想比較特別,諗唔到甚麼好理由反對,於是聰明人會想出愚笨答覆,譬如一位近來人氣甚高嘅「杏林覺醒」成員黃任匡醫生對明報(4月11日)講:特定地區院校或該校畢業生水平不應盲目相信,可能樹大有枯枝,只要引入了一個不及格的醫生就可牽連甚廣,已有可能害到許多病人。黃醫生真係攞嚟講,唔通港大中大唔會「樹大有枯枝」?4月11日有新聞報道,一位港大畢業嘅實習醫生時常在廁所用手機偷拍男人下體陽具及病人胸部,呢類人做咗醫生,會唔會害到病人,黃醫生嘅邏輯頭腦應該不會咁糊塗呀嗎?「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鄺葆賢質疑有限度註冊醫生能否有能力提供各項服務,鄺醫生在公立醫院工作,應該認識一啲有限度註冊醫生,如果真的懷疑同僚能力有問題,何不向醫管局舉報,以免呢啲「枯枝害人」?又有醫生舉陰謀論,話開放醫生來港係為大陸醫生鋪路。「團結香港基金」講明係世界排名前五十名醫學院,如果內地大學排名34諸如此類,表示該學院已達世界水平,雖然係大陸醫生,點解唔嚟得香港?香港公立醫院一啲醫生一面嗌辛苦投訴工作太多,另方面則堅拒外援入醫院幫手,思維十分矛盾,講到尾係唔係驚自己唔掂,冇信心同外國來醫生爭一日長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