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雙》獲獎的啟示 - 馮睎乾

《無雙》獲獎的啟示 - 馮睎乾

香港電影金像獎曲終人散,《無雙》成大贏家,橫掃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多項大獎,使不少影迷大跌眼鏡。《無雙》儘管卡士強勁,製作精良,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劇情多處犯駁,風格前後不統一,橋段更明目張膽向《非常嫌疑犯》、《搏擊會》等珠玉在前的名作偷師。電影以偽鈔為題材,難道就可理直氣壯抄襲?

除了學校那些以分數作準的頒獎禮,世上大多數頒獎活動,其實都缺乏客觀甚或統一的準則。以電影金像獎為例,獎頒給誰或哪部電影,最理想當然是看藝術價值,但有時也看社會意義(如《十年》),或為了嘉許某些人的努力。例如《三夫》女主角曾美慧孜,姑勿論你是否欣賞她的演出,也無法否認她付出很大。她獲封影后,正表示業界沒有忽略她的專業演出。但《無雙》得多項大獎,究竟是根據什麼標準衡量呢?我看不透。合理的解釋似乎只有兩個:一,競爭對手太弱;二,導演時來運到。說到底,若第二個理由成立,它已隱含了第一個理由。

去年《無雙》在十月國慶檔上映,大陸同期對手有《李茶的姑媽》和張藝謀的《影》。《無雙》雖有周潤發和郭富城坐鎮,但以大陸市場來說,其實被看低一線。大熱門是喜劇《李茶的姑媽》,誰知道這部笑片不好笑,口碑惡劣,《影》亦乏善可陳,結果《無雙》在對手馬失前蹄的情況下,越戰越勇,票房喜出望外,成為了國慶檔冠軍。試問這不是運氣,又是什麼呢?很多時候你能成功,不因為自己特別出色,只是對手太弱而已。

《無雙》在商業上已大獲全勝,金像獎本來也沒必要錦上添花,除非在評審團眼中,其他電影獲獎會更尷尬吧……現在《無雙》能財獎兼收,的確時來運到,也難怪娛樂圈中人那麼喜歡求神拜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