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門外,傳出湯水香味。蒸氣從三個大湯煲冒出,年輕店主柯莉若(Oreo)在旁包餃子,「本來我們只賣湯水,後來人客說想要多些飽肚感,所以開始做燒賣、包餃子。」
在馬鞍山長大的她,一直深受「與世隔絕」之苦,「馬鞍山算係比較偏,唔係唔方便,而係去邊都要一個鐘以上。」作為上班族,放工還得買餸煮飯,有點mission impossible。就算準時收工,街市只剩下一堆「賣剩蔗」,收工煲老火湯更是天方夜譚。眼見區內人甚少湯水滋潤,成就今天這間湯水店。
幫人慳時間 失親子時間
小店每日提供兩至三款湯,因時制宜。這陣子乍暖還寒,易病難眠,Oreo於是煲了羊肚菌姬松茸花膠湯,既可養顏,又可強身。花膠用上30頭鱸魚膠,質地較滑,膠質較重,「先用部份花膠熬湯底,再留一部份放在湯內,每碗都會跟一塊花膠。」另外又有鮑魚猴頭菇粟米瘦肉湯,以乾鮑熬湯,滋陰味鮮。
剛當上新手媽媽的Oreo表示,最近多客人喉嚨不適,訪問當日特地煲了老黃瓜扁豆赤小豆,「濕氣重容易致病,要不斷祛濕,湯就可以幫到你。我有時都同客人講,如果你想飲乜嘢湯,可以直接話我知。」
自小「飲湯多過飲水」的她,家中一星期總有五日是有湯飲,即使只得兩人吃飯,也要滾個紫菜湯才安心。「有湯水的人,血氣、皮膚會較好,冇咁易病。由細到大,我大病的次數真係五隻手指數得晒。」
開湯水舖原意是希望為主婦節省煲老火湯的時間,用在親子上,自己卻反而失去陪伴女兒的光陰,「連佢學行路的過程都錯過咗。我有日同阿媽講:『佢行兩步喇。』點知我阿媽係同我講:『你而家先知?』當下好似中箭咁。」初為人母,當然不願錯過孩子任何一個成長片段,回想這位新手媽媽當初辭職開店,也是想多點時間陪伴孩子成長,誰知事與願違。
最令她心痛的是,每次有人問女兒「媽媽呢?」女兒總會舉起雙手,聳聳肩,如像可愛的emoji,媽媽看在眼內卻帶點內疚。「朝早開舖,佢會起身望望你,同你say goodbye。夜晚返到屋企,佢就要準備瞓,一日陪佢都唔知有冇兩個鐘。」
婆婆每日都會帶孫女大長征,好讓她們多見幾面。囡囡活潑如彈珠,一來店內,就到處彈來彈去冇時停。囡囡待在店裏,媽媽分心是必然,但既然是兩母女難得的相處時間,就偶爾放慢手腳,餃子包慢點,多看她兩眼。
(b)All Day
馬鞍山鞍源街11號福安花園商場地下50號舖
採訪﹕梁苡珊
攝影﹕倫星揚、廖璟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