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人經常問:「你今日睇咗新聞未?」
其實這句話本可以剪掉,直接看到什麼不過眼的事情就說吧罵吧媽叉吧,如果我也不嫌長氣,準確點是要這樣回答的:「看了,可是一天新聞這麼多,我跟你看的是同一張報紙,上同一個網嗎?你又看到什麼新聞?」
當然合理的回應是:「又有乜嘢猛料啊?」甲某人每次都會吼起來:「有無搞錯,沙田第一城都搞到兩萬蚊一呎啦。」話說這位甲某,自承在香港永遠買不起樓,不知何故反而每天盯着財經樓市,尋找他媽的故事,變成樓市新聞的hater,媽媽叉叉一番,方能順氣。
對於香港樓市之荒誕,不讓人有活路,勉強上車的,一想起建築商之刻薄,也活得滿肚火,只希望人的慣性可以贏過建築商的貪婪罷了。所以,甲某人其實並不孤單,他之所以覺得這輩子上樓無望,是因為一段很多港人都有過的經歷:都已經到了無人性的地步,應該會跌一跌,現在積蓄能交到的首期,去買這樣一個比停車位大一點的,不如等等吧,積蓄努力存錢吧,下場如何,也不用聽下回分解了吧。
以前還能用什麼「人生如過客,租屋有如入住地球大酒店,帶不走,也不必一定要買。」現在敢講這句話,要做好被嘲離地的覺悟。甲某人三不五時就會問我:「你今日睇咗新聞未?」現在學乖了直接問:「又邊度?幾多錢一呎?」甲某人因為恨意深重,日積月累,已經變成半個經紀,這天讓他火大的成交包括:「金獅花園三百幾呎實用面積豪裝賣六百幾萬,深水灣分層大廈破紀錄成交八萬蚊一呎,有冇搞錯,豈有此理!」
這算不算有變態傾向,就像你追不到一個人,卻跟蹤別人看過什麼人,吃過什麼飯,望梅而不能止渴,自討苦吃。但是我應對方法,是由得甲某人繼續用恨來解恨,別的不敢擔保,香港的房市,跌得少升得快,甲某人日夜這樣跟蹤他的「仇人」,這仇人又不會被他殺掉,又比貓的九條命還多,死不去的,咒罵久了,會自覺嘥氣,無力感會讓他轉移人生動力,這跟遊行人數的變化是同一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