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難反面 港淪犧牲品

中美難反面 港淪犧牲品

【拆局】美國商務部將37間中國企業和學校列入美國企業應謹慎對待、「未經核實」的危險(red flag)名單,當中包括七間設於香港的機構,時事評論員潘小濤認為,中港融合損害美國利益,加上美國維護香港特殊性的需求減少,這類對香港「懲罰」措施將會越來越多,對港不會是好事。

潘小濤認為,從宏觀角度來看,不論是中國製造2025、中美貿易戰等,美方收緊對向中國技術輸出、科技合作的趨勢是不變的。近年,港府一連串動件,例如控告佔中九子、修改逃犯條例等等,會令到美國政府認為「香港不再是他們的盟友,不是他們的地方」,這會增加美國人心理上與香港的距離感。這由近年美方一直批評北京持續侵蝕香港一國兩制,令香港漸漸變成中國一個普通城市的言論,可見端倪。

獨立關稅區恐難保

與此同時,中港加速融合亦影響美方在香港的利益,潘小濤以近日香港對虛擬銀行發牌一事為例,獲發牌的熱門機構除渣打、香港電訊以外,多數都是內地企業,他認為按慣例「冇理由冇美國公司份」,如果美在港的利益逐漸減少,日後對香港的支持或維持香港特殊性需求會減少,類似應否繼續把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之類的聲音,以後也會越來越大。潘又認為,美不會因為香港而與北京當局反面,因此香港很可能會被「犧牲」。如果美失去香港的利益,應該會在區內培植另一個地方可以體現美國的利益,不論是新加坡、台灣還是菲律賓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