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行山,天熱,蟬都叫了。蟬叫起來一呼百應,雖在春季,但前後左右叫成一片,正像仲夏了。
走到一個彎位的時候,有隻蟬就伏在頭頂的樹枝鼓翼而鳴,見了不由想起小時候在上海,每到夏天,蟬鳴連成一片,遠近呼應,法國梧桐樹茂盛的葉叢中,好像埋伏了千軍萬馬,這時候上海孩子會將麵粉濕水,慢慢搓捏出一團很粘的麵筋,將它粘在細竹竿尖端,在樹上慢慢搜尋,終於發現一隻叫得起輕的蟬,便悄悄將竹竿伸過去,靠近了,穩穩往前一戳,那蟬嘎一聲,就被粘在了麵筋上。
如此就捕得一隻蟬,將牠從麵筋上剝下來,用一條棉紗綫綁住頭下凹槽,放長了綫,那蟬就前後左右飛了起來,成了孩子手中一樣玩具。
在山道上邊走邊跟周寧說着這事,她說她小時候在北京也是這麼捕蟬玩的,但北京孩子在竹竿頭上粘的不是麵筋,而是鋪馬路的柏油。她們用這方法不但捕蟬,還捕蜻蜓,捕到蜻蜓還比誰的品種好,蜻蜓五顏六色,比蟬好看。
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玩具不多,遊戲簡單,高興來得也簡單,卻又特別記得住,記了幾十年,彷彿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