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不斷被投訴,投訴書又回到自己手上的校長,終於逼得投訴人自尋短見,事發後沒公開說一句話,據東華主席稱,只有東華中人曾跟她有接觸過,當時聲稱精神受不住,要入住醫院,據報載,到現在依然隱居於精神科病床。
想知道她會有什麼話要說,並不是要求她公開演講一篇公關稿,若非發自內心有悔意,不過想保住職位,那就不必了。校長是否借精神狀況問題而迴避自己的問題,沒確實證據不適合亂猜,否則與亂發警告信給老師的人有何分別?
平情而論,那是一條人命背在心裏,雖然沒有殺人,有人極可能因自己而死,正常人都承受不起這種罪惡感,會一輩子背負着內疚的陰影。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事患上嚴重焦慮憂鬱情緒病,不願與人接觸,一點不奇怪。
想知道這位心裏想的,對身邊人說的,是好奇人在作惡後,即時不涉及刑責,會有什麼反應,心理狀況如何。我們不是常常說,豈有此理,這樣的人做了這樣的事,還能睡得着覺?
是的,我也很想知道這校長在事發後的睡眠狀況如何,會不會在腦海中常常出現輕生老師的被欺負的情景,甚至有人從高處墮下的畫面。請別誤會,這不是詛咒、也不是於事無補的謾罵,因為有這反應,是正常,如常睡得香甜,從沒有一刻回想起與受害者相處點滴,則反常到與失憶無異。
人做了壞事,超出預期的壞,通常會啟動心理上的自保機制,會說:「我也不想這樣啊、我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地步、這並非我本意啊。」至於「關我什麼事,是她反應過激罷了。」這是說不出口而心裏會想的反問。防禦系統最強力的自保,是檢討受害者,像何君堯律師般,反過來怪責教師怎麼能「立亂」自殺,可能會在夜半無人時喃喃自語:「點解要死呢?今次真係俾你累死!」
這樣有用嗎?很不幸,對極度自我中心、極自私、極要面子、覺得世界圍着自己轉的人來說,可能會躲過一場抑鬱恐懼症;為了制止自己不好受,只有繼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走火入魔以後,就會變成我們現在常見的魔人。
現實不是拍戲,尤其是大陸的戲,惡人必受制裁,甚至連心裏很難受的「報應」也並非必然。我只相信,依靠心理自保機制讓自己感覺良好的人,會活得很累,從心底透出來的累,一旦機制失衡,從沒坦誠面對過自己的人,崩潰得比誰都慘烈。這真的不是詛咒,是對「從不會犯錯」的人最溫馨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