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俄羅斯人見面,都會用很短的時間搞清楚對方的社會地位與自己相比是高是低,只有清楚了這些,兩人才知道接下來要說什麼、怎麼說。」
前幾日早上和俄羅斯朋友喝咖啡,她剛剛寫完博士論文,終於有時間談些有的沒的。不過三句話不離本行,還是講回論文題目上去,其中一個主題是Pussy Riot。
「在今天的俄羅斯,有新納粹誘拐男同志,在網上直播如何把男同志關在地下室,剃頭、剝光衣服、毆打、甚至朝他們頭上淋尿,但這是沒有問題的;幾個女孩唱歌跳舞,跑進足球場大聲疾呼,卻被判刑下獄。這自然是政治問題,但也是因為Pussy Riot顛覆了我們國家圍繞性別、年齡、工作等等東西搭建起來的等級制度。」前日看到老上司果然聽到差不多的說話,只是主語變成中國人。這位上司說是女中豪傑絕不為過,早年在戰地採寫報導,之後領導好幾個團隊做國際新聞,做事雷厲風行,為人又體貼入微。她經常會出現在一檔聊天節目中,上節目前都會認真準備相關信息與知識。很多粉絲喜歡她的知性和博學,但有位男性嘉賓總愛在節目上給她取可愛曖昧的小名,然後半帶調戲地和她對話,這種味道老舊的直男風也傳到台下,很多觀眾學會叫她花名。也許這樣做有好玩和親切的考慮,但仍是在不斷強化女性的花瓶、知己角色,我每次看到都忍不住關掉節目。
三綱五常在別國也有變種,以德國為例,大學裏教授、講師、研究生也都各就各位,尊卑有序,教授講話不管是否正確都是壓軸戲,旁人很少反駁、插話,因為有礙權威。這方面比較打破常規的自然是美國人,有次夏令營,一位伯克利教授講課時偶爾會被學生打斷,談到某個相關信息,這時教授不惱反笑,甚至說:「那太有趣了,不如你和我們再具體說說。」待到對方講完,他再做點評、補充。如果學生說的他真不知道,就會道謝並追問更多。
那一刻我是真的折服,不需霸住講台,不需聲音壓過別人,不需時刻亮出名片──「我比你強」,這樣的從容後必然是極其強大的自信和安全感,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