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人生】「一踏上,就自由了」 60歲忘我板仔

【運動人生】「一踏上,就自由了」 60歲忘我板仔

【運動人生】
或許因為危險性較高,玩滑板經常被視為年輕人的運動。然而所有「板仔」都有長大、老去的一天。梁偉華(Peter)自七十年代開始玩滑板,今年已經60歲。隨着年紀漸大,身手不如舊時靈活,但他對滑板的熱愛依然。

甫踏出地鐵站出口,Peter就放下滑板一推,再跳上板,在人群中自如地穿梭,動作之利落令人難以相信他已踏入耳順之年。他笑說:「有時候我在地鐵拿着滑板,旁人會覺得很詫異,覺得一個上了年紀的人拿着滑板是否有點精神問題。但我一把滑板放到地上踩,他們的目光便不同了。」他說在外國,長者用滑板代步乃平常事,只是在華人社會較少見,所以自己才會引人注目。

話說得謙虛,Peter除了以滑板代步,仍有幾個花式傍身,例如帶板連續180度轉身(End Over)及急煞收板原地轉(Kickturn)等,寶刀未老。

Peter認為滑板運動其中一個好處是可隨時帶着滑板四圍玩。

少時維園踩roller 行船不忘練板

年輕時,Peter先是在維園和朋友一起踩roller(滾軸溜冰),後來大夥兒轉玩滑板,他亦跟隨,之後一踩便是四十多年。上世紀不似現在資訊發達,上網即可看到大量花式示範影片。以往要學新招式,就得四處問人借堪稱經典的「411VM」美國滑板示範光碟,自己燒錄一隻再慢慢研究,一邊跌一邊學。Peter少時曾被路上的小樹枝絆倒,跌斷右腳腳踝,在病榻上躺了一整個月。但不論是受傷或工作,都不礙他對滑板的堅持:未滿18歲去行船,他便帶着滑板上船,趁海面風平浪靜的時候在甲板上滑,趁泊岸時在世界各地的碼頭滑。Peter最享受滑行時忘我的狀態,「一踏上滑板,就覺得整個人自由了。許多壓力和壞情緒都會忘記了。」

太太仍着迷 「令我感覺飄飄然」

現在Peter從事酒店維修保養工作,仍堅持每個星期抽兩天到公園玩板。他的家人都十分支持Peter這興趣,太太林美蓮更為他感到驕傲,「他踩板時的姿勢很美麗,令我感覺飄飄然。現在我看他玩滑板都會心動,我想年輕的女士見到都會心動的。」她更透露,當初被Peter的陽光氣息所吸引,拍拖短短三個月就決定嫁給他。

對丈夫着迷的同時,太太也不忘叮囑丈夫注意安全,有時更會跟着他到不同板場「視察場地」。Peter為了讓家人安心,都會量力而為,不再挑戰高難度動作,但他並不認為長者玩滑板比做其他運動危險,「加上玩板亦會教人跌倒的時候,如何跌得不那麼傷。」

滑板協會主席:Peter不要停

當年一起玩板的老朋友都沒有繼續玩或已失去聯絡,但Peter在滑板路上並不孤單。六旬的他在滑板場上尤其顯眼,不少人會主動上前攀談,香港滑板代表隊成員陸俊彥便是其中一位。他憶述初次見面的感覺:「突然見到一個阿叔在板場上滑來滑去,覺得這麼厲害的?你會想如果你自己60多歲還踩到這個程度都不錯。」自此二人碰面都會打招呼、寒暄一下。

滑板是一項很個人的運動,但板友間亦有不用明言的默契,例如不會故意炫耀自己懂得別人正在練的招式,也知道如何才不會阻礙別人練習。Peter在板場上亦結識了全香港滑板協會的主席李凱賢,李凱賢笑言自己亦是大叔,見到比自己年紀大了一截的「大叔2.0」仍在玩滑板時亦嚇了一跳,「我們都希望Peter哥一直踩下去,Peter哥停下來的話,我們就會怕那個歲數亦是我們的極限。」

「Once a skater, always a skater.(一日滑板人,一世滑板人。)」Peter如是說,只要仍能站到板上,就一直滑下去。

沒有一點猶豫就衝下斜台,60歲的梁偉華寶刀未老。

收板再跳起放板是Peter其中一招得意招式。

Peter經常在板場上結識到不同年紀和背景的同道中人。

板面砂紙的圖案由Peter自己設計和製作。

滑板底部貼滿板友送的貼紙,這副輪架Peter已用了十多年。

太太林美蓮透露當初被Peter的陽光氣息所吸引,拍拖短短三個月就決定嫁給他。

年輕時Peter身形相當健美。

三代板仔(左起)Peter、李凱賢和陸俊彥聚首,大談滑板進化史。

記者:蘇芷瑜
攝影:林正言、張洛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