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球會經兩年在亞冠盃的角逐後,今年「降呢」返回亞協盃賽場,不過,這項踏入第16屆的亞洲次級球會賽,近年賽制又有改動,除可能出現同地區聯賽球會分組賽對碰外,每組出線隊數由以往兩隊減至一隊,出線後又要與不同區隊爭晉級,可說越改越複雜。
西亞必有一隊入決賽
亞洲足協在2017年通過改革亞協盃,將參賽球會分為西亞、東南亞、中亞、南亞及東亞,共五個賽區,過去幾乎壟斷此賽冠軍的西亞分成四組,其餘四個賽區,每區一組,只有首名可晉級次階段賽的跨區附加賽,決賽肯定是經四區出線的球會,出戰西亞賽球會,即確保西亞必定有球會可佔決賽一席,決賽則一場過決勝,至於決賽地點則輪流由西亞及東亞舉行,上屆決賽在伊拉克上演,冠軍為伊拉克的巴格達空軍。
亞洲足協落實分區後,屬東亞區的北韓球會亦開始參賽,惟因評分較低,暫只有一隊可以直入分組賽,另一隊要從附加賽爭晉級,故過去兩年已出現過北韓球隊內訌,去年火炬體育會在附加賽晉級,在分組賽與班霸4.25同組,出現分組賽內訌的有趣局面。今年香港球會降班亞協盃,傑志在亞冠盃外圍賽止步,跌落亞協盃東亞區分組賽,而大埔在附加賽淘汰北韓的黎明體育會晉級,與傑志同組,再次出現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局面,但從好處想是兩隊俱少一場作客,可省體力。
記者:曾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