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三家食肆的啟示錄

【翻尋薇】三家食肆的啟示錄

【翻尋薇】
五年前,七哥黯然退出他傾注了五十年心血的福臨門,另起爐灶創辦了新品牌「家全七福」,當時講過這麼一句話:「我不是要戰勝福臨門,我得要戰勝的是昨天的自己。」老驥伏櫪,全憑心中的一團火。儘管累積了五十年的沙場經驗和人脈,但在創業初期依然面對了不少挑戰,譬如舊址的位置遇上雨傘運動,生意一落千丈;出品素質不夠穩定,招來詬病、名人公開劣評,好些舊客人試過一次以後不再回頭……風風雨雨中,七哥沉着應戰,餐廳水準穩定下來之餘,在他金睛火眼的把關下,出品水準更勝從前,更憑着一隻傳統的烤乳豬橫掃IG,成為國外名廚、飲食媒體來香港必要朝聖的名物。另外,七哥對於老菜的傳承保有執着,在兩年前開始親自監督大廚重做已逐漸在餐桌上消失的經典菜式:燒雲腿雪花雞片、婆參扒大鴨、蟹肉琵琶燕、蟹肉上湯片兒麵等等,讓食客有機會接觸到老菜,延續它們的生命。

備受矚目的當代中菜名廚之一,一手把澳門譽瓏軒搞得有聲有色、開創國際知名的譚國鋒,去年七月正式宣佈過檔永利皇宮的永利宮,引起業界轟動,朋友笑說:「譚師傅的轉會費肯定很可觀!」以球星轉會來比喻名廚跳槽,亦足見今時今日當廚師,地位斐然。永利宮開業三年,早期我和朋友曾經一試,很糟糕的經驗:叉燒乾硬、炒菜心過老……,而這三年來亦不曾聽過任何正面評價。硬件如皇宮,出品卻是街坊酒樓水平,實在令人不解。故聽到譚師傅過檔的消息,非常了解這是一場硬仗,可說是啃豬頭骨!譚師傅素以EQ過人著稱,默默應戰,先是大幅度改動廚房的結構,增加同事走位的流暢性以改善工作效率,然後從細節處開始修正出品,包括煮好一煲飯。譚師傅上場後,拜訪過永利宮數次,其中兩三次均是吃家常便飯,吃菜單上有的:豉油雞,雞被浸滷得入味三分,雞皮有一陣極纖細的煙熏香氣;胎菊石斛花膠燉雞湯,胎菊的清香、石斛的甘美、雞味的香甜在舌尖上紛沓而來,散發的層次感明顯又細緻,花膠讓湯水有一層恰到好處的黏稠。我常對朋友說,只有譚師傅的中式湯,食味上能做出法國菜才有的layering,反映他在材料份量掌控、下材料的先後次序、燉煮火候時間上的精準度一流,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至於譚師傅在新場子呈現的新菜式:荔枝木燒鵝與鵝油炒飯,配黑/白松露,獲得一面倒的激賞,我個人則認為好吃歸好吃,但這樣爆發力十足的菜式太容易討好食客的味蕾(證明譚師傅深諳市場之道),尚未見到譚師傅深厚內斂的功力,所以從未寫過。然而,在沒有放過一天假的八、九個月的時間內,譚師傅憑付出憑努力憑能力將永利宮的菜品素質大幅度提升,徹底扭轉名聲的劣勢,殊不簡單。餐廳已在軌道上順行,期待日後看到他更多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登場。

高壓廚房成就名廚

鄭永麒,我們都習慣叫他Vicky,VEA的老闆兼總廚。Vicky很年輕,今年才三十四歲,但他從十五歲開始就在廚房工作。有一次聊天時,他說起自己以前在紐約名廚Daniel Boulud的門下工作,被大廚罵到哭是家常便飯,跟同伴每天的上班目標都是:今天不要被大廚罵!聽到他這一段經歷,我馬上跟他說:「你做的菜有你走過的路,你確確實實付出過多少的努力,是騙不了人的。先不要說創意的部份,技術方面你要怎樣磨練到精準,把基礎的根紮穩?完全沒有捷徑,每個名廚都經歷過,那就是在一個高壓的廚房裏,遇到魔鬼般的大廚,日復一日地被操練被嚴格要求,把你的技術、手勢、感官和思考同時銳化,才能把功夫練成。」Vicky在三十歲創業開辦了VEA,別人眼中是年輕有為,事實上是多年累積的新篇章,並非一蹴而就。VEA走中式法菜路線,大量香港飲食文化、素材融入當中,以法菜技術表達,泥鯭粥、釀海參、燴花膠來到他手上有不一樣的演繹,成功樹立個人風格,定位鮮明,迅速為職業生涯打開局面。VEA開業第兩年即摘下米芝蓮一星,紀錄保持至今,但已被不少飲食傳媒、食客公認為具有二星水準,遲早手到擒來。Vicky保持着每天早上逛街市選購最新鮮食材的習慣,孜孜不倦地研究新菜式。今年,他決定再下一城,以獨家研發、點子瘋狂的「乾鮑pithivier(法國傳統皇冠派)」,完成他的「海參、花膠、乾鮑」中式法菜三部曲,且拭目以待!

七哥、譚國鋒、Vicky,是不同時空、背景的人物,共同點是:他們所代表的家全七福、永利宮、VEA,都是今年「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新上榜的餐廳,分別排名四十四、三十六和三十四。一個老驥伏櫪而真的戰勝了昨天的自己、一個被賦予重任默默應戰扭轉了乾坤、一個十年磨一劍磨得劍刃寒光閃爍露出鋒芒,三個故事,有哪一個激勵了你?三種人生況味,藉一個舞台交集,幕後所展現的人性價值,比起任何光環都動人。

當年七哥說:「我不是要戰勝福臨門,我是得要戰勝昨天的自己」,又給他做到了。

譚國鋒過檔永利宮不夠一年,將餐廳整頓得有聲有色,更成功打入了50 Best榜單,絕對是飲食界的小奇蹟。

Vicky在頒獎典禮後,與太太Polly激動地相擁。

Vicky用上吉品鮑去做的突破性中法合璧菜式「乾鮑pithivier」,這已是研製的第12個版本,即將正式推出。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