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增加無助港零售業

旅客增加無助港零售業

【本報訊】政府統計處昨公佈2月零售數據。今年首兩個月合計的零售業總銷貨額臨時估計按年下跌1.6%,不過,同期整體訪港旅客人次卻按年增16.6%,兩者走勢由以往同步轉向各異。

2月零售跌10% 遠遜預期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認為,現時內地訪港旅客人次增幅已不代表帶動本港零售表現,現時內地旅客不再是純購物的客人,比昔日着重旅行體驗,喜歡觀光。不過,她認為「有人總好過冇人」,未來要看零售商如何變革,把握機會吸引目標客群。

首兩個月合計,中國訪港旅客人次按年升18.7%,錄1,010萬人次,非中國旅客按年升8%;本港2月的零售業總銷貨額臨時估計為407億元,按年下跌10.1%,遠遜市場預期的增長3.6%。

政府表示,必須注意零售業於每年首兩個月的銷貨額,一般會受農曆新年時間的影響而較波動。由於今年農曆新年在2月上旬,上年則在2月中旬,故按年比較時,1月及2月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合併分析會較合適。

首兩個月合計,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的銷貨價值下跌2.8%,服裝跌3.7%,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跌18.3%;藥物及化妝品的銷貨價值則升2.3%,百貨公司貨品升4.2%;超級市場貨品升1.5%,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1.3%。

謝表示,零售市場仍受貿易戰及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各行各業會員反映3月生意普遍按年持平或錄輕微跌幅,她預料首季零售表現錄得跌幅的機會大。

雖然4月清明節連帶周末製造「小長假」兼適逢復活節,但估計內地旅客未必來港消費,加上港人外遊情況下,對本港零售帶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