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無上限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無上限

【本報訊】香港擁有多種傳統文化,不少更列為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粵劇、涼茶及港式奶茶(圖)等。康文署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鼓勵團體舉辦活動,以作保護和傳承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審批後每項活動可獲至少25萬元資助,不設上限。計劃於上月25日起接受申請,下月3日截止,署方指已收到逾50次查詢。

傳承人參與優先考慮

康文署2014年公佈本港首個非物資文化遺產清單,涵蓋480個項目,再於2017年選取當中20個具高文化價值及急需保存的項目,收錄於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包括天后誕、長洲太平清醮及大坑舞火龍等傳統節慶活動、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涼茶、粵劇、港式奶茶亦位列其中。

康文署去年獲撥款3億元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合資格團體可就研究、保護及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向署方申請資助。康文署助理署長陳承緯表示,申請人提出的活動需要一定規模,並作長遠策劃,經評審小組審批後可至少獲資助25萬元,不設上限。小組會優先考慮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有關、或有傳承人親身參與的活動。

資助計劃已於上月25日起接受申請,將於5月3日截止,康文署將於下周一(8日)舉行公眾簡介會講解計劃。陳承緯指,暫未收到申請,但署方已收到逾50個查詢,相信申請人數會陸續增加。
■記者何家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