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上網開group,又聯絡傳媒,在鏡頭前聲淚俱下為他瀕死的母親求肝。病人61歲,有四個兒女,據孝子說,他母親清醒時曾堅決表態不要兒女為她捐肝。
母親愛惜自己子女,不希望正值青壯年的子女為救她而承擔風險及健康受損,影響日後生活質素,完全可以理解。子女可以選擇的,不外乎兩條路,一是尊重病人意願,不用活肝續命,萬一有機會等到屍肝,則是命不該絕;二是違背病人意願,趁她陷入昏迷,捐出自己肝臟,把她救醒了再說。
不過,天下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所以孝子走出了第三條路:向陌生人求肝。不清楚這麼做是否違背病人意願,因為病人是堅拒親生子女的肝臟而不拒絕別人子女的肝臟,還是堅拒所有活體肝臟,外人並不知道。
所以,求肝文一出,引起大批網民質疑,質問病人四個子女有沒有驗過血做過配對,理論上,親屬間的器官移植效果最好,排斥最少。也有熱心的網民教孝子孝女簽免責協議,以匿名者身份捐肝救母。網民的好意似乎並不被孝子接受,到了後來求肝變成網絡罵戰。
我對這一家陌生人沒有特別感覺,所以孝子自私與否,我完全不關心,不在乎。我感興趣的是向陌生人求肝會引起的後果,以及對香港社會的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