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孟買酒店》,勾起許多舊日回憶。廿多年前遊孟買,竟像到了倫敦。紅色雙層巴士在路上,車尾沒門,逃票者跳上跳落坐便車,來去自如。英式殖民地建築,尤以海邊的泰姬陵酒店最巍峨高貴,窮遊客如我們只能走進大堂一睹風采。
2008年孟買發生恐襲,超過170人死亡。全城同一時間有十多個地點如火車站、餐廳遭人亂槍掃射,泰姬陵酒店最受重創。恐怖份子佔據酒店,瘋狂殺人,留下西方臉孔作人質,挾持達十多小時。AK47連環掃射,手榴彈亂擲,還在多處放火,令這老牌酒店留下永久傷疤。
恐怖襲擊的新聞片裏,人都是面目模糊的。當電影還原真相,便可細緻刻劃加害者和受害者的面貌和心理。本來衣香鬢影的豪華酒店頓時變成人間煉獄,只是到餐廳吃晚飯,也會跟留在房間的家人生死兩茫茫。
恐怖份子看守人質時,原來也會想家,致電老父時會忍不住嚎哭,明知聖戰是死亡任務,已無相見機會,仍會關心家人是否收到「大佬」的錢。
恐怖份子邊殺人邊祈禱,酒店職員護送住客逃生,又說「我為你祈禱」。無神論者不滿了──還祈什麼禱?就是你們的宗教糾紛,弄得如此田地。人質致電其母,對方又叫她祈禱,最初她語帶不屑,後來卻因祈禱帶來意外的結果。祈禱有沒有用,在這電影中有微妙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