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
在台灣選址做生意上如何選擇,當然考慮因素大家各有不同,很多人會認為在台灣做生意,首選都是台北、新北市、台中等大城市才有生存空間,但我們在這兩年間的親身體驗,也認識了很多做生意開餐廳的朋友,都發現其實就像在香港做生意一樣,開餐廳不見得一定要在尖沙嘴和銅鑼灣等一線戰區才可賺錢,有時候夠膽識揀元朗、粉嶺、大埔等偏遠一點的地區,租金只是市區的五分一,聚集了不少排隊隱世名店,像華嫂冰室也是來自於元朗屏山,現在已發展到進駐台北了!
市區「一闊三大」 朋友生意陷入苦戰
同樣道理,來到台灣做生意,也不見得一定要留在「蛋黃地區」才有可生存,我們有朋友在台北開店,生意營運成本「一闊三大」,光是頂手費就要破百萬,每月租金六、七萬元台幣,加上在市區請人,每人的薪金要花多幾千元台幣,而且一級戰區競爭激烈,令餐廳的「回頭客」不多,店面裝修費用和要求卻要相對提高,才可以吸引客人,令朋友的生意陷入苦戰。
我們後來發現,如果我們賣的東西以特色取勝,以精緻取代大眾化,就算是在比較鄉下的地區,倒是有不少台灣人是願意和有能力去付賬單呢!
我們認識了一個開餐廳很有心得的老闆,他在短短五年間已經開了四間餐廳,這些餐廳都是選址在二線城市,遠至苗栗、嘉義、龍潭等地區,有一次我們問他,為甚麼不開在台北或新竹市等大城市?他就分享說,他的餐廳是走比較文青、有格調的用餐氣氛,當他把餐廳開在那些小區的時候,從餐廳裝潢的一刻開始,已經引起小區居民的關注,由於當地大部份的餐廳都是傳統小店,要找一間用餐環境舒適的地方寥寥可數,雖然一盤早午餐賣二百多元台幣,在當地來說已屬於高消費,但現在他的餐廳,幾乎成了當地年輕人假日的聚腳點和約會請客必到餐廳。
也記得我們曾去過一間在花蓮,由一個英國人主理的早午餐餐廳,附近真是「人影都唔多隻」,但他就以正宗的英式早午餐打響名堂,一份早餐索價三百多元台幣,還要排隊才吃得到呢!當他旁邊的小店還在賣三十元台幣一份蛋餅的時候,有幾多人夠膽識,在小店旁邊開一間一份早餐賣貴10倍的餐廳呢?
鄉下競爭對手少 特色賣點出奇制勝
有時候在鄉下地區開餐廳,因為競爭對手較少,所以可以大膽地以特色的賣點出奇制勝,突圍而出,每月幾千港元的租金,便可以讓我們一試牛刀,創業成本和壓力較低,也不難殺出一條血路,不為賺甚麼大錢,說不定可成為當地的特色人氣小店。
當然我們不是盲目在「山旮旯」的不毛之地做生意,事前要好好做功課,了解當地民情,畢竟做生意成功和失敗的變數太多,只是我們觀察所得,台灣地大物博,做生意的彈性可以是更闊更廣,不用墨守成規,更大膽嘗試從前我們在香港覺得不可能的事呢……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