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有些冠軍是「迫」出來的? - 丹尼爾

THURSDAY:有些冠軍是「迫」出來的? - 丹尼爾

三月,車車車車,全部都係車。緊接Formula E香港站,是F1開鑼戰─澳洲。墨爾本後,便是首次舉辦的Formula E海南三亞站,這亦是電動方程式賽車四年來首度回歸大陸。緊接三亞,今周有巴林F1。

剛從三亞回來,感覺仍有點離地。能分別以場地評述與大會主持兩個不同身份,參與香港與三亞兩場FE賽事的工作,事隔數日後的我,仍感到有點夢幻。是真的嗎?驀然回首,感覺有點像三年前在巴西里約的馬拉簡拿球場內,評述奧運閉幕禮一樣。是真的嗎?以任何工作身份、在任何城市、參與任何一項國際頂級體育賽事,從來不是我的兒時夢想。惟每次都為我帶來畢生難忘的經驗與教訓,每次都是鞭策自己的好機會。

世界很大,你的水平是世界級嗎?如果是,恭喜你。如果不是,不用死。你有哪些好?人家又有哪些好並可收為己用呢?回憶是夢幻的,教訓是實際的,經驗與蒼井空一樣是大家的。說到蒼井空前一個詞─經驗的分享,三亞與巴林賽道有何相同呢?去年12月,我曾用腳在巴林賽道走一圈,其共通點就是不用去也知道的─沙。三亞的建於沙灘上,巴林的在沙漠中,風不停吹沙上賽道。不羈的風與不定的抓地力為比賽,特別是排位添難。法拉利說,來到有四條大直路的巴林賽場,靠的是traction與「迫力」。

你知道嗎?這裏過去14場,12場(包括近11場)由使用Brembo「迫力」的車手贏冠軍。如果維特爾贏,將成為首位車手完成巴林三年霸。儘管每圈只有約18%時間(約15秒)用「迫力」,但巴林8個「迫力」區平均最大減速G力4.1,其中7彎不曾低於3.5G。其實很多時,賽車就是靠「迫力」致勝。你看三亞站冠軍維尼?今場F1,維特爾可以「迫」出個冠軍嗎?
文: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