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廣電總局又頒發禁令,限古令,比起「限宮鬥令」更全面更嚴格更無理,甚麼玄幻武俠穿越只要是「古裝」都要禁播。
如果國家廣電總局是一個人,你真的懷疑這個人有非常嚴重的「全身G點敏感症」,有人手指尾指甲過長也覺得對方藏有攻擊性武器。女性不穿樽領包住條頸便覺得對方不守婦道隨時勾佬。
這些年國家廣電總局頒過的禁令已經笑到人失禁,禁小鮮肉禁男藝人整容釘耳環,為此電視畫面出現了耳珠打格仔以遮蓋藝人耳環的經典場面!你以為一個人只能露三點,原來加埋耳珠可以露五點!早些日子連手遊也被禁止出現不規範的英文,原因是遊戲出現了「HP」、「MP」、「GAME OVER」等等常見英文字句,犯了老人家禁忌,不准中英夾雜,來個全中文版本吧!
網民也忍不住反擊:是否連啤牌的JQK也要改用「太子/皇后/皇帝」等中文呢?
究竟古裝劇有甚麼可怕呢?其實這個並不是問題的核心,真正令到國家要對影視文藝作品限制多多、處處防範,其實是毛澤東思想陰魂不散。
毛澤東一直對文藝影視作品像防賊般提防,所以他喊出了「文藝為政治服務」的路線,並忌憚任何文學創作會否對黨不利。他曾提出著名妄想理論:「利用小說進行反黨是一大發明」,然後一齣《武訓傳》便由人人稱頌的佳作變成反黨的大毒草。幾十年後「禁片」《武訓傳》再次放映,有些大陸電影學院的學生衝着「禁片」之名觀看,卻大失所望:「看不出哪裏有問題。反黨的情節呢?不是已經很符合革命精神了嗎?」
同樣,你也不知道甚麼《大潑猴》、《三生三世》等古裝片子如何危害了黨的事業,或許因為「以古諷今」四個字,讓人害怕編劇在古着下包藏禍心吧?對啊,或許要着到《聰明笨伯》這種一絲不掛的造型才能安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