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音書】混江龍尋找他鄉的故事 - 余家強

【人事音書】混江龍尋找他鄉的故事 - 余家強

上篇談《水滸傳》到尾聲了,意猶未盡,漏提一百零八條好漢最喜歡誰。

他叫李俊,坐第廿六把交椅,綽號混江龍,擔任梁山水軍頭領之首,於正傳(前七十回)不算突出,精彩盡在後勁──其時,宋江率眾替朝廷賣命打仗,陸續損兵折將。李俊奉命到太湖偵察,不打不相識,結交了幾個兄弟,還立下軍功,可望帶挈做官,幾個兄弟卻執意不肯,反勸李俊:「世事有成必有敗,為人有興必有衰。哥哥在梁山泊,勛業到今,已經數十餘載……何不趁此氣數未盡之時,尋個了身達命之處?」(原著第一百一十四回)

本欄說過,香港像《水滸傳》,港人是一班流徙到天涯海角的水滸之民,本來只為求個安身立命,創造出自由經濟奇蹟已經賺凸,及至投降招安,回歸祖國,諸事不順,虛耗殆盡,毋忘初衷,一早應該走為上策,但急流勇退須要決心,斷捨離,放得低功名利祿(對特區政府的幻想),李俊頭腦清醒,立即覺悟,不愧全書第一人。

基於道義,李俊仍多留一會幫助宋江,但眼見朝廷腐敗,事不可為,便詐病脫隊。不久,宋江被奸臣所害,有點似現代政治用完即棄。李俊呢,與太湖兄弟,「盡將家私打造船隻,從太倉港乘駕出海,自投化外國去了,後來為暹羅國之主。」(原著第一百一十九回)為英雄傳奇補上一筆,不至完全絕望。

說白些,即係移民。書中詩曰:

誰知天海闊 別有一家人

尋找他鄉的故事啊!混江龍,出來混,要懂得變身過江龍。暹羅,你懂的,就是泰國。歷史上,李俊是否做了泰國國主?浪漫筆法而已,倒令我追慕每一代華僑如何克勤克儉,創業興家,最後活得比在本土更有尊嚴。

先師論及金庸諸作,唯讚《碧血劍》收筆好,最近我才醒起,因為袁承志遠征渤泥(今汶萊),末段寫他:「終於在海外開闢了一個新天地。」結局題為「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千古同一夢。

東南亞呀,升斗市民未必有財力有父蔭遷居美加歐澳,但泰國,未嘗無得諗吧?早前吾友胡慧沖自曼谷返港小聚,他告訴我,那是一個國家元首真心值得尊敬的地方,指蒲密蓬。旅遊達人胡慧沖在彼邦混得不錯,也算一條過江龍。

蒲密蓬駕崩,新皇登基,世襲帝制當然不能確保代代賢明,尤幸君主立憲,有民主普選。

明天,3月24日,泰國大選。

香港,依然得個桔。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