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博覽】
「因為Art Basel的降臨,香港突然成為了繼紐約和倫敦之後的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藝術家兼藝評人梁寶山在大作《我愛Art Basel》一書中寫道:「藝術工作者卻若有所失,現在藝術都變成像Art Basel,變成了一種工作。」多得旅發局的地鐵廣告,連公公婆婆都知道香港3月藝術大爆炸,下周正式進入直路的藝博周=藝術肉搏周。從Art HK轉型過來的「Art Basel 香港」來到第七屆,「Art Central」 也舉辦了第五屆,在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內地經濟波動下,這些交易舞台受到影響嗎?策略有變嗎?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來自歐美的藏家數量不斷增加,而參加藝博的內地藏家也不僅來自北京和上海,還來自南方和中國二三線地區,這些年輕和成熟的藏家的品味多元化,我們需要時間觀察他們的收藏偏好。」大家都在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香港Art Basel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接受〈果籽〉專訪時說,並有信心今年會引來多元化地區的收藏家現身會場,因為藝博已經令香港在藝術世界日曆上佔一席位。「香港的畫廊越來越多,藝術機構正不斷發展,藝術愛好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由著名文化經濟學家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的《瑞銀全球藝術市場報告》剛出爐,2018年全球藝術品市場售銷額升6%至674億美元(約5,257億港元),為10年來的第二高位,其中值得關注是:千禧一代成為活躍的藝術市場參與者,其中香港千禧族佔高端消費比例為39%,年輕收藏家也刺激了網上交易。
藝博開花至台灣星洲
今年5歲的Art Central,明顯洞悉年輕收藏家的實力,取態向來比Art Basel較前衞、進取,2017年以行為藝術為策展主題;去年力推數碼、新媒體藝術;今年呈現多元互動藝術項目,有來自22個國家共107間 藝廊參與,其中30間更是首度參展,包括來自香港的Above Second;75%參展畫廊來自亞太區域,囊括水墨、攝影、新媒體及街頭藝術等各種藝術形式,包括來自澳洲的作家及行為藝術家Brian Fuata,將於展會呈獻其著名的「ghost」行為藝術項目。
Art Central展會總監楊淑茵坦言,非傳統藝術媒介包括視頻、概念藝術和裝置等需求越來越大,特別是年輕藏家對藝術家跨界作品的興趣強烈。Art Central常務總監Charles Ross 越洋接受〈果籽〉專訪,談到這五年的變化。
「過去五年,香港藝博的舞台蓬勃發展,成功吸納國際收藏家、藝術愛好者和公眾,傳統和新興市場也一樣興旺,並跨越地區發展。」他續指,今年Art Central特別開發了一系列尖端大型裝置,為展會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觀感。對於市場的轉變,他以當代藝術「以實踐探索為前提」的策略來自比,指Art Central 也會以藝術探索為方向,以多樣化和廣泛的展示風格,創造市場,定位是發現與連結的藝術平台(platform of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香港本地畫廊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創辦人及香港畫廊協會的聯合主席李安姿由2015年首屆Art Central已開始參展迄今,她看到市場藏家既是越來越成熟,同時也多了許多東南亞的年輕藏家,藝博會正好「打撈」到這兩類藏家。
值得關注的是,Art Central的母公司領軍團隊,就是當年策劃Art Hong Kong原班人馬。今年1月,「藝博教父」任天晉(Magnus Renfrew)便領軍於除夕之後、農曆新年之前的閒檔在台灣舉辦「台北當代」,反應理想;然後是3月的Art Central;母公司更密鑼緊鼓,今年11月1至3日,於新加坡首度舉辦Art SG,實行港、台、新「三地包抄」,究竟是否內地經濟放緩、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藝博會要分散風險拓展三地的本土市場?Charles沒特別交代舉辦SG的原因,只強調:「我們經營的每個博覽會都根據特定的市場和地理位置進行設計,並具有自己獨特的定位。」
本地畫廊:吸納新血大勢所趨
對於Art Central母公司如狼似虎的拓展攻勢,黃雅君認為這對亞洲藝術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Art Basel香港在3月舉行,我們希望全年都能聚焦亞洲。每個藝術博覽會都有不同的目的,我們很自豪地看到亞洲藝術界蓬勃發展。」
本地畫廊Ora-Ora由第一屆開始參展Art Basel香港(2012年-2019年),畫廊主人有不一樣的觀察。「Art Basel香港頭一兩年,歐洲藏家來到香港都表現得很興奮,瞬間掃清所有貨,但近兩年歐洲藏家已經冷靜下來,所以藝博需要吸納不同地域的新血和年輕藏家,是大勢所趨。」
全球藝術品銷售額逾五千億
‧
2018年全球藝術品銷售額估計達到674億美元(約5,257億港元),是10年來第二高,較2017年升6%。
‧
千禧一族的積極購買下,帶動藝術市場的網上交易,在亞洲新興市場猶為突出。其中香港千禧族佔高端消費比例為39%。
‧
美國依然是全球最大藝術市場,佔有率約44%;醞釀「脫鈎」的英國屈居第二;中國市場售銷額微跌3%至129億港元,是全球第三市場。
‧
2018年,藝術市場的網絡銷售創新高達60億美元(468億港元),佔全球銷售額的9%。
‧
拍賣市場總值達291億美元(2,269億港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
‧
藝術博覽會繼續在全球藝術市場中發揮核心作用,2018年的總銷售額預計達165億美元(1,287億港元),跟2017年同期比較上升6%,藝博會佔全球經銷商銷售總額比例為46%。
註:《瑞銀全球藝術市場報告》重點
第七屆Art Basel香港
日期:3月29日至31日
地點: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門票:$300-$475(成人)
賣點:35個國家及城市共242間當代藝廊參展
網址: http://www.artbasel.com
第五屆Art Central
日期:3月27日至31日
地點:中環龍和道9號中環海濱活動空間
門票:成人預售票$230 (即場購買$275)
賣點:22個國家及城市共107間參展藝廊;行為藝術表演
網址: http://artcentralhongkong.com
採訪、攝影:鄭天儀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