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三院屬下一間小學發生圖書室主任跳樓死亡一事,震驚教育界,該校校長更涉嫌平日向下屬施壓,圖書室主任不勝壓力,選擇在學校跳樓,可說是「死的投訴」,而該校長後來亦不堪各界壓力,入住沙田醫院精神科病房。
究竟誰是誰非或各有不是,有待東華三院董事局的專責小組調查。香港中小學的教職員編制普遍是教員多,職員少,教師薪酬佔去絕大部份的政府撥款,一般津貼學校能拿出足夠資源來聘請行政人員的,少之又少,像圖書館或圖書室,本應由專人管理,但在缺錢情況下,學校往往沒錢聘用足夠的圖書管理員,主任難免「一腳踢」,工作負擔很重,如再遭校長不停責罵,確是有冤無路訴。
左丁山曾任一間津貼中學「學校管理委員會」(School Management Committee)(俗稱校董)委員,每次開會閱讀校長的工作報告便不禁嘆一口氣,以商界的管理比喻,校監是董事會主席,校長是CEO、COO兼CFO三個職位,大小事務集於一身,譬如某一個時期的採購報告便有幾頁紙,舉例而言,採購項目的價值介乎五萬元至二十萬元,但沒有邀請書面報價,每項須詳細列明採購日期、物料服務、合約價格、沒有邀請書面報價的原因,共42項,每項原因說明由四五十字至百餘字不等,校方庶務人員不足,填寫類似的報告須由校長核對簽署,工作實在繁瑣,校長為了教育事務、學生事務、向教育局提交書面報告等等,每日忙得一頭煙,倘無正能量EQ,找下屬出氣(如圖書科主任),左丁山不會覺得奇怪,如學校設有心理輔導員,校長應該是第一個接受輔導的人。校監通常是辦學團體選派的資深人物,有講無為的,任由校長辦理校政,也有一些校監是有為的,經常到學校視察與老師對話,觀察校長行政,例如DSE成績不如理想,便主動找校長查詢,無論有為或無為,校長見到校監便有壓力感。副校長是否可以分輕負擔呢?學校管理層如能和衷共濟,互補不足,副校長當然可以配合,但副校長往往要上課教書,每日批改功課一大堆(如語文老師),已夠辛苦,再要代校長出席不同的會議、教局的會議,便會疲於奔命。總而言之,香港的教師有不錯的薪酬,水平高於世界平均,但教育局嚴控學校支出,事事需要書面報告紀錄,教師往往兼任行政工作,辛苦處不為外人道。前些時碰到新亞師姐呂令意,她說在香港大學主持一個「校長培訓班」,為準校長而設,忘記了問她培訓甚麼,希望不會缺少心理輔導這一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