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台灣時把手機遺留了在香港,人在青馬大橋才想起來,這一下,要回頭太晚,要改班機也趕不及近黃昏的約會,只好一往無前,沒有就沒有,就是不相信缺了這神主牌就過不下去。
可在機艙裏就投降了,我不怕沒人找、想找人不能找的孤立感,若無瑣事掛心頭,簡直求之不得。
偏偏這幾天台港兩邊諸多事情要處理,欲求而不敢的「與世界暫時保持距離」的日子,還是不能如願。本來覺得今日身邊沒手機兩邊飛是何等有型,有型的代價啊,就像寒流中穿船襪吊腳褲上街。
現在手機不能跨境快遞,好在台灣的家還有個後備舊手機,換了新的台灣電話卡以後,至少有電話可打,可忘了一件事,現在每個人都在用通訊app,若香港有急事要找,不是用WhatsApp,就是用微信。手機要重啟WS,要密碼,忘了;要用apple id 下載,要密碼,忘了;要更新密碼,在電郵接收,要密碼,忘了;想在香港手機接受新密碼,忘了。微信很少用,這回也只好投降,但要更新,一樣要密碼,忘了;剩下來只有line的桌面版可用,不必靠手機聯繫,那就算了,至少跟台人可以通話,還可以幫忙傳話給香港。
以前潘源良寫過首歌給林子祥叫《數字人生》,那年代比起今日只是小兒科,現在要過的是「密碼人生」,我在香港有兩間銀行三個戶口共五個密碼、台灣三間共六個密碼、網購戶口三個密碼、蘋果有關i字頭的有三個、電郵密碼兩個、雲端一個、dropbox一個、KKbox一個……總之罄竹難書。
我知道我知道,我沒用錯,這詞是貶義,除了矯情之人,最恨就是密碼。密碼也很矯情,有些機構唯恐你記得住,要搞得很複雜很長,有些有不時提醒你要更新記得牢牢的密碼,結果,也一樣常常有洩漏個資案例。
相信沒幾個人記得住生活所需的所有密碼,我沒有記在電腦或手機裏,很復古也很踏實的寫在一張紙張上,然後夾在一本最喜歡的書。可是應了古龍名言,最安全的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所謂最喜歡,原來也像密碼,會有很多,會搞亂,會找不到,那本愛的書啊,是哪本,在哪裏呢?
這幾天有手機沒通訊軟件的日子,很沒安全感,是密碼人生提醒世界很不安全,所以要可惡的密碼,更可惡的是,最愛的書也跟密碼一樣,不但越來越多,也經常更新,愛與恨啊,一樣記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