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沙嘴老鼠 - 蔡瀾

尖沙嘴老鼠 - 蔡瀾

想念韓國,約了友人去首爾幾天,吃吃喝喝,忽然聽到朋友的孩兒生病,行程要取消,只有作罷,但是家裏又在這段時間小裝修,只有住進旅館,而香港的話,我最喜歡的,還是帝苑酒店The Royal Garden。

許久未入住,這家酒店新添了幾層,我的房間在十九樓,可以下望十七樓的游泳池,旁邊還有新添的SPA,新樓層的樓頂很高,房間寬大,住得舒服。

放下行李就往外跑,韓國去不成,韓菜在香港做得很地道。散步到金巴利街,這裏一向被叫為小韓國,整條街都是韓菜館,最近該區要重建,許多店都搬到附近的金巴利道上(金巴利街和金巴利道是兩條不同的路),剩下的幾乎被「新世界食品公司」壟斷,超市、便利店、餐廳等等。

最出色的是「Banchan」韓國泡菜專門店,屹立了數十年,周潤發和我的照片掛在牆上,已褪色,韓國餐廳的菜都是一大盤一大碟,人少了叫菜很麻煩,就不如光顧泡菜專門店。

這裏任何一種泡菜都齊全,新鮮的醃白菜不酸,但夠辣,很受歡迎,這些都是在本地由韓國大媽手製,其他的直接由韓國空運而來。

這種要一點,那樣賣一些,塑膠盒子分大中小,任君選擇。有了泡菜之後,便可買他們的紫菜卷,和日本的不同,帶甜,很可口,配着泡菜吃最佳,還有各種醃好的肉類,可買回去自己燒烤。

很顯然這一類的買賣非常成功,同一條街上已開了三四家,餐廳反而減少了,最古老的一家「秘苑」也關門了,傳統燒烤店本來最不容易倒閉的,近年也紛紛被炸雞啤酒和其他方式的快餐代替,老饕們搖頭嘆息。

買了一大堆泡菜和兩大瓶馬戈利土炮,回到房間大喝特喝,別小看這種酒精度數很低的東西,也可醉人。搖搖擺擺地去試酒店新開的SPA,技師手藝高超,可惜是沒有好擦背,其實SPA每一家酒店都有,要出奇制勝的話,不妨開家韓式的,那群大媽用力擦,出來時少了幾十両老泥,香港什麼韓國食物都有,但說到擦背按摩,就找不到。

據說要申請外勞來港很難,要保護港人利益我明白,但這是專門行業呀,不向外地請人不行,港人學了多一樣求生本領,又不是什麼黃色勾當,正正經經為客服務,讓香港像從前的百花齊放,那有多好,也幫旅遊業多少忙呢!

又在尖沙嘴各大街小巷散步,這幾十年來變化真多,最大的莫過於內地遊客的劇增,生意最好的是藥房,也不知道遊客們聽到什麼消息,有些藥店開的沒人,有些卻大排長龍,內地遊客好像對排隊不抗拒,明明知道逗留的時間不長,也會因為省一些小錢而花在排隊上。

繼續走走,到了厚福街又去仔細觀察,這條街以前只有一家叫「順德公」的餐廳又便宜又好吃,以為會屹立不倒的,但也關閉,有家叫「正仁利」的潮州老店也做不住,但一雞死一雞鳴,新的店不斷出現,不過近來也看到有些招租的廣告,可見經濟是疲勞的。

初到香港,尖沙嘴是我最愛遊的一區,每一條街每一間店都熟悉,自稱為「尖沙嘴老鼠」,後來自己的旅遊公司也處於尖東,更愛尖沙嘴了,看見它失去活力,有點沮喪。

回到酒店,喜愛它的原因還有它的餐廳,全香港沒有一家酒店,擁有那麼多家好餐廳,一直不失色的是意大利「Sabatini」,這家由三個兄弟開的店,創業大花本錢在裝修上面,同行中人很多不以為然,但現在來看,開了三十多年還一點也不陳舊,證明當年的決定是對的。

從前的「稻菊」日本菜當今改名為「四季菊」,食物水準照樣保持着,市內雖然開了多家高級日本料理,價錢也越來越提高,只有「四季菊」的售價依然那麼合理。

內地客人一多,酒店增開了「東來順」,旁邊也有家廣東菜館,都能滿足客人的需求。

七十年代流行的玻璃天井,高樓層建築,子彈式的透明電梯,當今已經很少酒店保存,「帝苑」當年的用料好,到現在還像新的,從一樓往三樓,像進入另一世界,已是古老當新奇的設計了。

底層有家越南餐廳叫「Le Soleil」,一早一晚設有自助餐。

最新添加的是二樓的「J's Bar Bistro」,設計得新穎,又有各種美食支持,最近還請了發明白蘭花氈酒的靚仔調酒師來表演,吸引了不少女客人,成為城中熱點之一。

順帶一提,「帝苑」的糕點做得十分出色,像他們的「蝴蝶酥」,是全香港最好吃的,這麼說沒有宣傳成份,你去各家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回房寫稿,至黎明,肚子餓了,叫送餐服務,其他酒店吃來吃去只有三文治之類,這家人有香煎鮮豬肉鍋貼、炸雞翼、港式咖喱魷魚及魚蛋、瑤柱蛋白海鮮炒飯、鮮蝦雲吞麵、五香牛腩湯麵、鮮茄滑牛肉通粉、鮮茄焗豬扒飯,來一頓豪華的獎勵自己,通通點了。